徐侨
喜得孙 我五十有四,才今见其孙。 译文:我已经五十四岁了,现在才见到我的孙子。 注释:五十四岁,指年过半百;才今见,表示很久以来终于见到。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孙子的期待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关注。 汝父亦三十,得子为之昆。 译文:你父亲也是三十岁了,有了孩子成为他的兄弟。 注释:三十岁,指人到了中年;昆,同辈,这里指的是儿子。 赏析:此句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家族观念
. 深院杨花闲暇:深院,即指幽静的庭院。杨花,指春天飘落的柳絮。闲暇,闲适、无事的时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庭院中悠闲自得地欣赏着春日美景,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 2. 小亭林影清微:小亭,指小巧玲珑的亭子。林影,指树林的影子。清微,清冷而微弱。这句话描绘了诗人站在亭子里,看着树林的影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新和宁静。 3. 忙里不知客去:忙里,形容忙碌之中。客去,指客人离去
虎邱谒和靖祠 涵养当用敬,进学在致知。 如车去只轮,跬步不可移。 夫子受师说,惟敬实所持。 升堂逮易箦,参倚日在兹。 遗言落人间,考论极研几。 是心要收敛,中不容毫厘。 大学著明法,格物及楷梯。 放心苟不收,穷格将安施。 古人贵为己,末俗多外驰。 岂无实践者,兹焉当反思。 晚生拜遗像,敷衽跪陈词。 愿言服予膺,没齿以为期。 译文: 涵养当用敬,进学在致知。 如同一辆车只有车轮没有其他部分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晨征已输行者早,纷来敛避樵夫道。 - 注释:早晨出发已经晚了,路上的行人纷纷避开了樵夫的道路。 - 译文:早上出门,已经晚了,路上的人都避开了去路,只能选择其他小路。 2. 樵夫辛苦刈樵归,昏莫结束更起炊。 - 注释:樵夫辛苦砍柴后回到家中,到了晚上没有时间做饭就又起来生火做饭了。 - 译文:樵夫辛苦砍柴回家,到晚上也没有时间做饭,就又起来准备第二天的饭菜。 3.
让我们逐句来解读这首诗: 1. 我本山林人,出处无意固。 注释:我本来就是一个生活在山林里的隐士,我出来或者隐居都没有任何的固定目标。 2. 君亦如山泉,随地为流注。 注释:你就像山间的泉水一样,无论在哪里都能自然地流淌。 3. 方其居山时,文豹隐冥雾。 注释:在隐居的时候就像文豹那样隐蔽在浓雾之中。 4. 又如出岫云,散漫欻无据。 注释:又像是从山峰中飘出的云雾,自由自在而又没有根据。
韩愈在蓝田县丞厅记中写到的所谓“雁鹜”,实际上就是官吏们相互承袭的一种称谓,他们总是觉得这样的说法不太合适,常常被人怀疑。有一天我读了吴子宽的一首诗,其中有“雁鹜庭空之语”的句子,于是我便写下了这篇文章。 韩愈作文章自然天成,读者不免会掺杂自己的私心。 纸尾连衔行雁鹜,同僚翻作刻木期。 句读中分肯趣短,一辈抱睨何多为。 自唐及今袭讹舛,文公有神应点嗤。 注释: 退之作文自天巧,读者未免加人私
诗句释义 1. 双松如老虬:描述两棵松树的形状如同苍劲的老龙。 2. 拜然俯于地:形容这两棵松树姿态庄重,仿佛是在向地面致敬。 3. 山下草细微:指松树所在的山脚下的草地细软且稀疏。 4. 降从所非类:意指它们并不与普通的植物同类。 5. 昂藏烈丈夫:描绘松树挺拔雄壮,如同一个英勇的男子。 6. 肯与樵牧比:表示松树不和樵夫或牧人相提并论,具有更高的品质。 7. 樛枝若欲颓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湖中游玩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之乐的向往。 译文: 想要晴朗却还阴云未散,无风无日又无暑气。 烟雾薄如微笼四岸山,空翠却在湖中聚集。 今日游玩真是好时光,湖光山色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已经相约为此地,天意让我们在此相遇。 我们官闲无事不做事,平生抱负岂能轻易舍弃? 同游此地我们感情深厚,无奈同僚欲分别离去? 西风吹来意向芙蓉花,绿柳未疏花正盛开。
【解析】 此诗写五更月下老梅清高自持。首联以“窗”字点出地点,写老梅在窗外的月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清高;颔联用“取之无尽”、“求而有馀”两句,表明自己对山林的向往和追求;颈联写自己虽在农圃中生活,却能游理不愧,乐在其中;尾联说自己虽然生活奢华,但比起那些凄凉的弦管声、酒杯羹,总还是值得的。 【答案】 ①窗:指野外小屋的窗户。②瓶中老梅:指插在花瓶里的梅花。③桃李纷纷:指桃花李花纷纷盛开。④一饷
竹门 竹门何为设,护此自在身。 而有不知者,谓隔一切人。 门有闭有开,人有疏与亲。 闭以谢俗客,开以纳嘉宾。 或方计财利,我方甘窭贫。 或方图宦达,我方埋隐沦。 岂惟乖趋尚,诚亦困纠纷。 若夫道义交,开益所愿闻。 清幽能共适,淡薄能相因。 与夫学问徒,讲说敢辞勤。 义理滋我悦,诗书陶我真。 俱不役殽酌,且无昏精神。 然当时省己,勿或浪尤人。 古人重晚节,气衰当志新。 古人贵老成,齿颓资德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