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宝之
注释:江头风雨多,蘼芜湿春香。 这一句诗描绘了江头风雨交加,草木芬芳的景象。江头,即指长江之滨,是作者的故乡所在地;风雨多,意味着天气多变,暗示着作者的心情也变得复杂起来。"蘼芜"是一种植物,其香气浓郁,象征着春天的气息。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春天的美好回忆。 皎皎千里心,闺中春梦长。 这一句诗描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皎皎"形容月光明亮,"千里心"则指的是遥远的心意
寄远词二首 暮堂解罗衣,未洗别时泪。 燕子雨中归,春寒门已闭。 边城想如此,草色入湖地。 花前教小郎,已解识侯字。 注释与赏析: - 暮堂解罗衣,未洗别时泪。 这句表达主人公在暮色降临时分解开罗衣,未能洗净离别时留下的泪水,展现了一种不舍的情感。 - 燕子雨中归,春寒门已闭。 燕子在风雨中回归,而此时春寒料峭,家门紧闭,反映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助。 - 边城想如此,草色入湖地。
诗句赏析 1. 冬迫水逾瘦 - 意境描述:这句诗通过“冬迫”与“水逾瘦”两个词组,描绘出一幅冬天寒冷、水面结冰的景象。诗人用“冬迫”来表达时间紧迫,而“水逾瘦”则形象地描绘了河流因为寒冷而结冰的情冁,给人一种静谧而冷清的感觉。 - 情感表达: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隐含了一种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情感。 2. 湘梅岸岸开 - 自然景观:这句诗以“湘梅岸岸开”作为画面背景
寄李南金 野风摇枯荄,长夜山雨寒。 梦忽堕千里,扶胥黄木湾。 美人秋水容,众芳洁初服。 海树鸣骚骚,醉吟瘴云宿。 忆昔西窗眠,三溪月如水。 忽作千日别,人生别能几。 有客从南来,说君新况好。 升沉何足云,令德似为宝。 同袍涧谷友,掉臂青云端。 而我卧山阿,淡心如露兰。 手种麓下梅,半吐欲迟雪。 再三拂霜纨,待君画孤洁。 寄书何时到,岁晚百念中。 天涯一望断,雁远夕阳红。 注释: 野风摇枯荄
秋风入我户,翩翩动床帷。 注释:秋风吹进我的屋子,轻轻摇动了床上的帷幕。 译文:秋风吹进我的屋子,轻轻地摇动了我的床帷。 赏析:此诗写秋风入室,触动诗人心绪,引发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情绪。“入”字用得十分精妙,秋风无形无踪,却能如此入屋,可见风之强也。秋风入室,自然引起诗人的注意,而更引起他注意的是这秋风所带来的感情。“翩翩动床帷”,形容风声轻拂床帷的样子,形象生动传神。 咄唶中夜起
【注释】 湖上:指在西湖上。客舍:旅店。冉冉(rǎn):慢慢移动的样子。树藏鸦:树叶掩映,使乌鸦不见。秋岸:秋天的湖岸。无人:没有人经过。小艇:小船。细雨:小雨。帘:窗帷。晚□:即晚蝉。吹:摇动。木犀花:香木樨花,即桂花。 【译文】 湖上的旅店里一觉睡到早晨,窗外湿云慢慢升起树影渐没,小船上没有一人,只有一只小船斜靠在岸边。小雨打在窗户上,刚刚醒来,一阵晚蝉的鸣声传来,树上的桂花飘落下来。
注释: 水西村:位于今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境内,是古代诗人杜甫在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流寓黔中时所居之地。 又过江头黯淡时:又经过了江头,天色昏暗。 暗:指天色暗淡。 黯淡:这里指天色昏暗。 时:指时候。 野梅初见雪前枝:野外的梅树刚刚看见雪花覆盖在树枝上。 野梅:指野外的梅花,即山中之花。 初见雪前枝:刚刚看见雪花落在树枝上。 水霞错落书秦篆:水面上的云霞错落有致地书写着秦代的篆书文字
【题荆公祠】 草树荒凉门半开,管祠人去不曾来。 漫装舒国簪貂坐,何似钟山策蹇回。 后世诗名高北斗,向时国论冷残灰。 近儒作记存东庑,一丈寒碑立翠苔。 【注释】 荆公:即宋神宗的年号熙宁,因王安石变法而得名。 草树荒凉:指王安石的祠庙周围的环境荒凉破败,无人打理。 管祠人:负责管理祠庙的人,这里指的是王安石。 簪貂:古代一种装饰品,用貂毛制成。此处用以形容王安石的官服华丽。 舒国:表示为国家效力。
注释: - 秋日溪上:秋天的景色出现在溪边。 - 行尽苔阶碧甃长,早秋风味入思量:走遍了长满青苔的台阶和用青砖铺成的长廊,感受到了早秋的气息。 - 蕙香半在空堂梦,荷雨多于别岸凉:想象着兰花的香气仿佛萦绕在空旷的大厅中,而荷叶上的雨滴比别处更加清凉。 - 独夜玉弦知寂寞,旧愁湘月记微茫:在孤独的夜晚,只有古筝的声音能表达内心的寂寞和过去的忧愁被月光记录下的模糊。 - 采江节晚秋心远
【注释】 江涨:江水上涨。湘浦:指湘江的边岸。吴江:今江苏太湖的别称,为古时长江下游的一部分,在今苏州、无锡、常州等地。摹:描绘。小村隅:小山村中。欲霁:将要下雨。昨日平涛:昨天还是平静的水。今日湖:今天变成了湖泊。荻(dí)岸:水生草名,也称为蒹葭。出水:生长在水中。出时:出水的时候。知:觉得。减:减少。桐花:落叶乔木,叶子卵圆形,开黄色花,结长角果,果实可食,也可榨桐油。寒:冷。无: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