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必复
【解析】 这是一首描绘郊野景象的诗。首联点明时间,夏日过了一半,但气候依然清凉,田野上新翻的秧苗尚未长齐。颔联写僧人归来,知是寺庙所在,水已退尽,看不见溪流了。颈联写路旁疏林中有蝉鸣声,庭院中鸟儿在泥墙上啄食。尾联写郊外景色幽静优美,闲暇时拄着藜杖散步。 夏行(其一) 夏半馀寒在,新秧绿未齐。 僧归知有寺,水尽觉无溪。 疏径风行箨,空庭鸟篆泥。 东郊有幽致,小暇一扶藜。 赏析:
闻虏退后作 小臣忧国志,所愿见时平。 译文:我作为一个小臣,为国家担忧,我所希望的是看到国泰民安。 注释:小臣:地位低下的臣子;忧国志:为国家忧虑;所愿见时平:我所希望的是看到国家安定。 赏析:诗人作为朝廷的一名小官,深感国家安危之重,因此他忧心忡忡,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形势发展。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安定的渴望,以及对于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期盼。 刁斗春防塞,囊书夜入京。 译文
迟客小轩 约客久不至,春明坐小轩。 墙阴侵霁色,檐晕上波痕。 晴色麦花老,暖风莺语繁。 午庭人寂寂,桃李亦无言。 注释: 1. 约客久不至:约定的客人迟迟未来。 2. 春明坐小轩:春天的明媚阳光下坐在小轩中。 3. 墙阴侵霁色:墙壁的影子被雨过天晴的阳光映照出。 4. 檐晕上波痕:屋檐上倒映着水面的影子像波浪一样。 5. 晴色麦花老:晴朗的天空下金黄色的麦田已经枯萎。 6. 暖风莺语繁
【注释】 ①干戈:指武器。 ②乾坤:指天地,这里指国家。 ③鼪鼯野:鼫(féng)鴖(yǔn)野,指战乱的年代。 ④鸿雁秋:鸿雁在秋天南飞,这里比喻诗人的流离失所。 ⑤江左:指长江以东地区,晋代避乱于此。 【译文】 什么时候才能使天下太平,结束战争呢? 大好的江山仍然半壁残破,汴水和泗水从东边流淌。 战火弥漫,腥气四溢,到处都是乌鸦和狐狸,悲风中传来鸿雁的哀鸣,秋天的景色令人心酸。
松江 嗟我赋归役,怜君尚滞留。 江风借行色,山月伴离愁。 注释: 嗟我:叹息自己。 赋归役:被征召去做某种职务。 怜君:怜悯你。 留滞:停留不进。 借行色:借取旅人的行色。 星辰夜欲浮:星宿在夜间似乎浮动起来。 东篱菊约:指陶渊明的《饮酒·东篱把酒黄昏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这里用来代指陶渊明。 莫易负清秋:不要轻易辜负这美好的秋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征召去服役时写给友人的
【注释】 梅花:指梅花诗。 冰肌、缟练:都是形容梅花的洁白无瑕。 诗人:指杜甫。 关情:有感情。 南朝梁江淹在《杂体三十首》中说:“梅为花之最,其色也,皎然似玉。” 灵均:屈原字,这里以灵均自比,指自己有高尚的品德。 离骚:《楚辞》篇名,屈原所作。 【赏析】 此诗是杜甫咏梅诗。诗中“天下有花皆北面,岁寒惟雪可同盟”二句,是全诗的警策,也是全诗的主题。“瘦得冰肌骨亦清”,写梅花的形神
远游 关山劳眺望,宇宙忆经行。 地隔南溟断,天低北斗横。 高谯闻远柝,孤枕历寒更。 只影惟堪吊,殊乡鲜弟兄。 注释: 1. 关山劳眺望,宇宙忆经行:指在遥远的边疆,望着关山,心中思念着家乡的路途。 2. 地隔南溟断,天低北斗横:表示两地相隔遥远,如同被海洋隔断一般;天空中北斗星的位置较低,仿佛在地平线上。 3. 高谯闻远柝,孤枕历寒更:在高处(谯楼)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梆子声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注意要结合注释和译文来理解,同时要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经历等来理解,还要注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积潦简友人”,积水积聚在篱笆外,简,通间,是门的意思。积水积聚在篱笆外。这是写景的起首句,以景开篇,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暝锁层阴重”,“暝”指天将黑,这里指日落之时;“层阴重”即层层阴暗,形容天色阴沉,天气阴暗。此句描写傍晚时天色阴沉,云层密布的景象
这首诗的译文是: 漏壶的水长了,才知道夜已深沉。 梦做得很少,醒来觉得衣服变轻。 天将明时,霜花沾白了月光; 寒星穿过流水,闪烁着光芒。 远远地看见一只大雁飞过天际, 几户人家的鸡鸣声此起彼伏。 我写文章不敢有成见, 要等待时机成熟再行动。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诗人对人生态度的诗。诗人通过对漏壶、梦境、曙月、寒星等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行 简出少过从,前游仙梦中。 寒峰千岭碧,霜叶半林红。 霁表浮馀景,明边落去鸿。 意行随所止,端未哭涂穷。 【注释】: 意行:即行走、步行之意;简出少过从,指简约行事,少有所求,不拘于形式与规矩;前游仙梦中,指的是在修仙的梦境中行走;寒峰千岭碧,形容山峰高峻,山色苍翠;霜叶半林红,指深秋时节,树叶已经变得通红;霁表浮馀景,意为晴日的余辉映照着大地;明边落去鸿,比喻夕阳西下时的飞鸿;意行随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