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鼎需
【注释】 偈二十首 其十六:偈,佛教语,指佛的言教和行教。“偈”是佛教徒唱诵佛经时的颂文。“偈”是佛教用语,指佛的言教和行教。 死中活:指在死亡的边缘又重获生机。 闲云散尽长空阔:形容天空空旷无遮拦。 螺江:即漓江,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 寒梅:早春开花的梅花。 千峰寺:在今广西桂林市东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生死哲理的独特见解和人生经历的深刻体验的抒发。前两句写生死之变
第一首 请从东过西,不妨水云自若。如其稍涉迟回,直是一槌粉碎。 注释:你请从东边走过西边,不妨让水云自在飘浮。假如稍有迟疑犹豫,那将如同被一槌击碎。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诗人认为,我们应该像水和云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外界干扰,保持自己的本性。但同时,诗人也提醒我们,如果稍有迟疑或犹豫,就可能错失良机,甚至导致失败。因此,我们应该果断行动,不要犹豫不决
偈二十首 其二十 西天悉达多太子,今日降神出母胎。 一步一莲随宝足,人间天上独崔嵬。 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悉达多太子的颂歌。诗中描绘了悉达多太子从出生到降临人世的过程,以及他行走时的庄严和崇高形象。 译文: 西天佛陀悉达多太子,今天降临人间来到这个世界。 每一步都踏在莲花之上随随着他的脚后跟,人间天上独一无二的高大巍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
这首诗是佛教禅宗的偈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洞察世事的智慧。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在凡全凡,在圣全圣。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该保持本心,不迷失自我。 - 赏析:这是禅宗强调的一种修行态度,即不受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晰。 2. 各各据本位,通达事理竟。 - 注释:每个人都应该坚守自己的岗位,明了事物的道理。 - 赏析
【注释】 偈:佛教语。指唱导人向正道的颂词或偶。行亦禅,坐亦禅:行、坐都是修行禅定。语默动静体安然:言其心境平和,无论静坐还是走动都心安理得。堪画处:可画之处,指风景优美的地方。一叶扁舟破远烟:一叶小船冲破了遥远的烟雾。一叶扁舟:泛指小舟。 【赏析】 《偈二十首》,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所编的一部佛教禅宗的诗集。此诗为其中的一首,写的是诗人在江上看到一幅美丽的景色时,想到自己也能像这江面上的小舟一样
偈二十首 其十二 世间的尊者(世尊)拈着一朵花(拈花),迦叶微笑。 师父(师)得到金子(铁得金),一场富贵。 马祖升堂(马祖),百丈卷席。 为大众尽力,祸却出在自己门下(为众竭力,祸出私门)。 注释: - 世尊拈花:指佛祖释迦牟尼在灵鹫山给弟子们讲经时拈着一朵花示意。 - 迦叶微笑:指迦叶尊者在听到佛祖的教诲后露出微笑,表示领悟到了佛陀的智慧。 - 铁得金:比喻得到了重要的知识或智慧。 -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第一、二句,是说一个人不能辜负自己,也不能停止自己的智慧;第三、四句,是说一个人不能有比自己更好的想法,如果比自己更好的想法产生,那就要千万倍地超过自己。“拟不拟”,即是否想到自己比别人强。“眨起眉毛千万里”,意谓一旦有了这种念头,那将是何等的得意与骄傲啊! 【答案】 (1) 一不得孤负自己 (2) 二不得停囚长智 (3) 三不得生心比拟 (4) 拟不拟
我观鹞子抟天飞,乌龟水底逐鱼儿。 三个婆婆六个奶,金刚背上烂如泥。 诸仁者,知不知。 伯牙虽会弹,善听须子期。 诗句释义 1. 我观鹞子抟天飞:这句表达了作者观察到自然界的一种景象:一只鹞子在空中盘旋飞翔。这里的“抟”字形象地描绘了鹞子的飞行状态,即用翅膀的力量在空中盘旋。 2. 乌龟水底逐鱼儿:这描述了另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乌龟在水中寻找食物的情景。乌龟通常在水底活动,捕捉小鱼小虾等食物
【注释】: 陜府铁牛吞大像,生得河东鸑鷟儿。 陕府即陕西府,唐代长安的别称。铁牛指铁牛寺。铁牛寺内曾有一口铁铸的大钟。生得河东鸑鷟儿指的是在铁牛寺中出生的鸑鷟,是佛教传说中一种能飞的鸟。 海门深处宜归隐,只恐调高人不知。 海门指蓬莱阁,蓬莱阁位于山东蓬莱。调高,指唐玄宗。 知不知,拟欲抬眸一顾之,早是失却两茎眉。 意谓知道不知道,准备抬头看一眼,却已经失去了眉毛。 赏析: 此为一首咏史之作
偈二十首 其十七 三月,春季;安居,静居;九旬,九十天;禁足,禁止行动;物外闲人,超凡脱俗之人,不受世俗约束。何拘何束,不受任何约束;青绢扇子,绿色的丝绢制成的扇子;风凉,感到凉爽舒适;山青,山色青翠;水绿,水面绿波荡漾。 译文: 我选择在静谧的地方安居,度过九十天的宁静时光。我是一个超脱于尘世之外的人,不受任何外界的拘束和束缚。手持一把绿色的丝绢扇子,感受着微风带来的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