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籀
注释: 国香倾国色,天质殆天怜。 含笑冰崖侧,无言石濑溅。 湘娥愁暮倚,孙令馥终筵。 卜夜多松炬,玉容殊更妍。 译文: 国色天香倾倒了美人,她的美貌堪比天仙。 她含笑站在冰冷的山崖上,仿佛是冰雪融化的声音。 湘妃在黄昏时忧愁地倚靠在石头上,孙令妃的酒宴香气弥漫整个空间。 夜晚的灯光下,多松树燃烧着火光,她的面容更加美丽动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梅花的美丽
注释: 和卷中韩子苍梅花三首:这是一首和韵诗,是诗人对好友韩子苍的《梅花三首》的和作。韩子苍在诗中描绘了梅花傲雪凌霜、生机勃发的景象,诗人对此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这首七言绝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冻蘖虽臞甚,含英山意催:冻僵的嫩芽虽然瘦弱,但蕴含着春天的希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斫冰冲晓色,绽绿透春回:清晨,我砍开冰块,看到一片片嫩绿的叶子从冰雪中冒出,仿佛春天已经回来了
注释:我虽然富有但年事已高,而你年富力强却渐显老态。莽苍的原野上,麋和鼯在奔跑,山间停驻着鸾鹄的鸣声。藜羹、秉笏、读史书,筚路(柴车)前往山林。商谈古人的想法,孜孜不倦地研究学问。 赏析:诗人与赵大年及十七岁的儿子告别之时,写下此诗以作留别之词。首联写自己的贫寒,次联写对方的富贵,两相对照,突出了作者对富贵人家子弟的羡慕,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富贵生活无法适应的心情。颔联通过“奔”与“停”
【注释】 劫火:佛教语,指劫数已尽,世界大难将至。吴宫:吴国的都城,即今江苏苏州。耆年:长寿之年。依佛敕:依仗佛祖的法旨行事。精苦是僧摸:精诚苦修是僧人的行为。给孤:梵语“给孤独”的省称,意为“悲悯众生”,是菩萨道的基本精神。楚些:古乐曲名,此借以指代诗歌。 【赏析】 《静悟塔铭》是诗人对静悟和尚的颂扬之作,全诗分上下两段,上段写静悟和尚的一生和高超的修行境界;下段写他的功德和遗赠。
诗句释义: 1. "闽中谱殊盛,唐相赋初工。" - "闽中"指的是福建地区,这里特指福州,一个文化繁荣的地方;"谱殊盛"表示这里的艺术和文化极为丰富;"唐相赋初工"则是指唐代的一位宰相(可能是指王勃)写的诗歌开始时很有技巧和才华。 2. "万点凝霞赤,三危滴露丛。" - "万点"可能是指天空中的云彩,"凝霞"是形容云彩如红色般美丽;"三危"是一种山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
这首诗是范成大对友人范子仪的和诗。范成大字致远,浙江嘉兴人,南宋诗人、散文家,官至参知政事,谥文穆。他是陆游的女婿,其词多抒发爱国情怀,也有隐逸生活之词,风格清秀自然,语言浅近平直,清新明快,富有韵味。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云衲撞钟集,鹤衣舆轿来。 - 云衲:穿着僧袍,头戴云帽的人聚集在一起。 - 鹤衣:形容人的衣着像仙鹤一样飘逸。 - 舆轿:古代一种交通工具,用人力或畜力驱动
夜凉 白屋秋声里,蹉跎旅食春。 挑灯鲁酒薄,拊枕越鸡晨。 注释: 夜:夜晚 白屋:简朴的房屋,多用来指代贫苦人家或隐士 秋声:秋季的声音,这里指秋天的风声 蹉跎(cuī tuó):消磨,虚度 旅食:旅途中的饭食 春:春季 鲁酒薄:用鲁地(山东一带)的酒 拊枕:拍枕头,表示睡不着 越鸡晨:越地(今浙江一带)的公鸡报晓 译文: 在简朴的房屋中,我听着秋天的风声度过漫长的夜晚; 在这春天的日子里
幽栖三首 三芝羽人伫,五诫坏衣修。 农圃日用事,刍荛无几求。 林丘识真趣,城阙罢菟裘。 挥斥尘劳客,平生为道谋。 注释: 1. 三芝:指传说中的仙人所食的灵芝,三芝即“芝九”。羽人:指神仙。伫:伫立,指仙人静立在山岗上等待。五诫:五常(仁、义、礼、智、信)戒条。坏衣:破旧的衣服,这里代指世俗之事。 2. 农圃:指农家的菜园和果园。日用事:日常事务。刍荛:割草打柴的人。无几求:不多求。 3. 林丘
【诗句释义】 缠绵:缠绵悱恻,指哀愁之情难以排遣;沈痛:沉痛,指悲痛之情难以忍受。八哀篇:指《八哀诗》,汉顺帝刘保为故大将军梁冀的八个儿子作的哀诗八首。宇宙门人:指天下的门生故吏。谋谟(mó):谋划,谋略,筹画。国史传:记录国家大事的史书。高闳(hōng):汉代人,字孟舒,有才干和胆略,历任三公九卿。何代:哪一代。贤:杰出。源流远:源远流长。笔似椽(chuán):比喻文才如笔一般有力。椽
豹雾谷:在今四川南充一带。 虎风:指山谷中风吹树木的声音,如虎啸。 考槃:《诗经》有《考槃》篇,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和劳动的诗,“考槃”就是取意于此。 王孙:贵族子弟,这里指隐者。 窟宅:幽深的居所。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林景色、表达隐逸情怀的诗。诗人以豹雾谷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幽深的山林画卷。首联写山中的雾气弥漫,林木参天蔽日,声音如虎啸;次联写涧流通宵欢歌,阳光照耀着山岚;第三联写放下卷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