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契嵩
注释: 同公济冲晦宿灵隐夜晴:和公济在冲晦寺(位于灵隐寺附近)住宿并欣赏夜晚的景色。 不睡还烹北苑茶,寒灯落尽适未花。夜深雨过山形出,天静云空月色佳。且喜僧窗晴似昼,莫论人世事如麻。况陪支许皆能赋,岂厌留诗在碧纱。 译文: 不睡觉,还煮北苑茶,寒冷的灯光落下时正好没有花开。夜深了,雨后山峦的轮廓显露出来,天空晴朗,云朵稀疏,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很高兴僧人的窗户像是白昼一样明亮
```text 相引朝来碧涧傍,山林雪尽水流长。 未应惊鸟下苔岸,先共观鱼跨石梁。 日淡沙寒鸥自聚,岁阑春入草含芳。 鲍昭汤老须同咏,何必人间万事忙。 注释: - 相引朝来碧涧傍:早晨阳光照射着碧绿的溪流旁。 - 山林雪尽水流长:山林中的雪融化后,清澈的河水流淌更长。 - 未应惊鸟下苔岸:小鸟不应因惊吓而飞落于岸边的湿泥上。 - 先共观鱼跨石梁:先一起观赏鱼儿在石梁之上跳跃嬉戏。 -
次韵和酬 忽然想起了山中的人已经满头白发了。岁月将尽的时候,他来到我的身边,一起欣赏雪景。 诗篇得到他的赞赏,我们都非常高兴。谢灵运也跟随我来到这里,他不是一般的俗人。 山上有云可以供我夜晚睡觉,没有土可以作为早餐的食物。但我仍然喜欢你的诗歌,它的声音美妙得就像楚囚一样
涧北夜依禅舍宿,峰南今访讲师堂。 涧北:在山上或山北边;夜依:夜晚住宿在寺庙里。 峰南:在山上或山峰的南面;今访:今天去访问。 初行松路爱清晓,及过石桥闻异香。 初行松路:刚走松林中的小道。 及过:等到走过。 石桥:一座石桥;闻异香:闻到不同寻常的香味。 日色暖烘诸壑净,晴岚翠泼几峰光。 日色暖烘:太阳的光线温暖地照耀着。 诸壑:许多深谷。 晴岚翠泼:晴天时云雾缭绕,山峰苍翠的颜色洒满了天空。
【诗句释义】 1. 爱此萧然松坞深:喜爱这个清幽寂静的松树林。萧然,清幽寂静的样子。 2. 诗流邀我此相寻:诗人邀请我来到这里一起欣赏风景。 3. 苍茫寒日才开雾:在茫茫的寒日下,刚刚消散了雾气。 4. 叆叇浓云又结阴:浓密的云层又聚集形成了阴暗。叆叇,浓密的样子。 5. 安石放怀还剧赏:陶渊明心情放松,兴致勃勃地欣赏景色。 6. 皎然乘兴合清吟:皎然乘兴而发清丽的诗歌。 7. 主人勤驻禅扉宿
【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酬赠诗,沈侯指作者的朋友沈子明。沈子明才学高强,文采出众,所以作者称他为“儒林”。金玉音,形容声音美妙动听。老格,这里指旧的格调、风格。张胆,放开大胆,不要拘束。清言,清新的议论。梁甫,《诗经》中的篇名,这里借指《诗经》。累句,连用几个句子。梁甫续高吟,即在《诗经·大雅》的基础上续写高歌。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沈子明才华横溢,学问渊深,因此诗人称颂其“才隽冠儒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作者的感情。 第一联:“数曲青溪山数重,山深日暮已鸣钟。”意思是:几处曲折的青溪山峦重重,天色渐渐暗下来时,已经敲起了山寺的钟声。“数曲”指的是曲折;“山数重”,即山重重叠叠、层峦叠嶂;“日暮”,傍晚的时候,时间是日落之时;“鸣钟”,指寺庙里僧人敲钟报时。 第二联:“忽闻行客门前语,来觅幽人林下踪。”“忽闻”的意思是突然听到,形容时间很短促;“行客”
《初春况遇故乡子,终夜更夸沧海游》是宋代著名诗人释契嵩的作品。全诗如下: 平昔著书今粗毕,南还终欲隐罗浮。 初春况遇故乡子,终夜更夸沧海游。 但贵羊城风物好,岂辞梅岭路歧修。 应须相与葛洪辈,抗迹山林送白头。 诗句释义: 诗人在诗中提到“平昔著书今粗毕”,意味着他之前花费了很多时间写作书籍,如今终于完成。接着,诗人表达了他想要隐居的想法,希望过上清静的隐士生活,即他最终想要回到罗浮山
注释: 次韵和酬:这是一首诗人应友人之邀,以次韵的形式所作的诗。 诗豪何逊:何逊是南朝梁代的诗人,以才华横溢而著称,被尊称为“诗豪”。 品格高卑彻晓评:他的诗文品格高尚,影响深远。 未省窗前无月到,唯惊席上有风生:他没有察觉到窗外没有月亮,只是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座位上竟然吹起了一阵清风。 郤超年少偏高隐,庄子才雄不近名:郤超年轻时就表现出了超凡脱俗的品质,他追求自由,不受世俗名利的束缚
岁末的阴云遮蔽了天空,宗雷来访并带着你。 相约在石屋中投宿,独自在山中的草舍休息像卧云。 雪光映照着窗框人已经静,风吹着灯影夜晚分外清。 我自怜我惠永多闲散,勉强接住他的清谈感到羞愧。 【注释】: 次韵和酬(zhòu yùn hè chóu):指应别人的诗歌而作的诗。 宗雷访我(zōng léi fǎng wǒ):宗雷来到我的住所。 携君(xié jūn):带领你。 相期石屋(xiāng q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