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曲青溪山数重,山深日暮已鸣钟。
忽闻行客门前语,来觅幽人林下踪。
初接风流殊历落,更张灯火倍迎逢。
不须便去疑无待,已有黄粮在宿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作者的感情。
第一联:“数曲青溪山数重,山深日暮已鸣钟。”意思是:几处曲折的青溪山峦重重,天色渐渐暗下来时,已经敲起了山寺的钟声。“数曲”指的是曲折;“山数重”,即山重重叠叠、层峦叠嶂;“日暮”,傍晚的时候,时间是日落之时;“鸣钟”,指寺庙里僧人敲钟报时。
第二联:“忽闻行客门前语,来觅幽人林下踪。”“忽闻”的意思是突然听到,形容时间很短促;“行客”,行人的意思;“门前语”,指僧人在寺庙的门口说话;“幽人”,这里指隐居山林的人或隐居的诗人。“来觅”,意为寻访;“幽人林下踪”,意即寻觅隐居者踪迹。
第三联:“初接风流殊历落,更张灯火倍迎逢。”“初接”,初次见面;“风流”,此处指文士的风采;“历落”,形容人的才华不外露;“倍张灯火”,“张灯”,点亮灯火;“倍张”,指更加点亮,用灯光照明。“迎逢”,“逢”通“送”,迎接;“逢”指遇见,相逢。
第四联:“不须便去疑无待,已有黄粮在宿舂。”“不须”,不必;“便去”,立即出发离开;“疑无待”,怀疑不需要等待;“黄粮”,古代粮食的一种,以黄色为主,故名黄粮;“宿舂”,即夜以继日地劳作,这里指耕种。
【答案】
嘉公济冲晦见访。
译文:
几处曲折的青溪山峦重重,天色渐渐暗下来时,已经敲起了寺院的钟声。突然之间听到有人在僧人的门前说话,原来是来寻找隐居者的踪迹。初次见面,他文才出众而不外露,我更是热情接待并点上灯火,以示欢迎。不必怀疑我们没有机会相见,我已经备好粮食,准备在这里辛勤耕作了。
赏析:①首联写景。诗人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几座青山环绕着几处古寺,夕阳西下的时候,寺庙里的钟声悠扬地传来。这为下文的寻访作了铺垫,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②颔联写事。诗人说“忽闻”,突出时间的短暂。诗人听到一个僧人在门前讲话,他急忙赶来寻访。③颈联写情。“初接”两句,写出了诗人与这位僧人的第一次见面。这位僧人文才卓著却不张扬,诗人对他更是热情相待。④尾联写事。诗人说“不须”,说明他并不急于离开,因为已经有粮食储备,可以在这里安心地耕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