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契嵩
诗句 1. 暗里春催曙色明:在夜晚,春天的气息悄然催生了黎明时分的曙光。 2. 百鸡迎晓报新声:无数公鸡迎接清晨,发出新年的祝福和吉祥的叫声。 3. 宿寒尚在龙蛇蛰:旧年的寒意仍在,仿佛龙蛇冬眠未醒。 4. 岁历初传日月迎:新年的日历刚刚翻开,迎接着日月的光辉。 5. 蓂叶四时今始发:蓂叶(一种古代用来占卜的草)开始生长,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6. 梅花一旦占先荣:梅花终于迎来了盛开的时刻
次韵和酬 襄阳习子不贪官,欲友幽人拟道安。 冒雪履霜临岁杪,攀萝挽翠到云端。 初论浮世惭年老,久对清规苦夜寒。 空感知音何以报,但夸山水富君看。 注释: 次韵和酬:这是一首次韵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与友人的深厚友谊。 襄阳习子:指的是诗人自己的朋友。 不贪官:指不贪图官职。 欲友幽人:表示想要结交隐士。 拟道安:效仿道家的高人。 冒雪履霜:形容不畏严寒,冒着大雪,踏着厚厚的积雪前行。 临岁杪
【注释】 暮云将雨苦纷纷:傍晚的乌云密布,即将下雨。 看雨携君倚寺门:看着雨滴,带着你站在寺庙门口。 飞鸟惊雷归后坞:鸟儿被雷声惊醒,回到了山坞。 落梅流水出前村:飘落的梅花和流出的溪水从村子前面流过。 名山当尔何须去:名山在你这里又何必离开? 胜事而今更好论:美好的事情在今天讨论起来更加有趣。 况有禅翁通妙理:何况还有通晓佛理的禅师在这里。 徘徊重款扣真源:徘徊着再次拜访真源。 【赏析】
诗句释义及赏析 入石壁山 - 译文:我步入石壁山。 - 注释:石壁山,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山脉或地区的名字,这里用来形容进入一个险峻的山区,可能是一次登山的经历。 - 赏析:这一句通过简洁的叙述引出下文,为全诗设定了背景。 身似浮云年似流 - 译文:身体像浮云般轻盈,岁月如同流水般匆匆。 - 注释:身似浮云,形容人的身体轻如浮云,不受拘束;年似流,指时间流逝快速无痕。 - 赏析
岁暮值雪山斋焚香独坐命童取雪烹茗因思柳絮随风起之句遂取谢道蕴传读之见其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益发幽兴乃为诗兼简居士公济彼上人冲晦 檐外惊风幽鸟归,窗间独坐事还稀。 初看历日新年近,喜见山林骤雪飞。 但忆故人能有咏,宁怀久客此无衣。 鲍昭汤老能乘兴,城郭何如大翠微。 注释: - 岁月将尽之际,我在一个雪山中的斋室里焚香,独自坐着,让童子拿雪来煮茶,因为想到柳絮随风飘起的景象,于是拿出谢道蕴的诗来看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1句: - 注释: 高吟远瞩倚云梯,往事经心尽可题。 - 译文: 我独自在云端的梯子上远望,过去的事都值得用心记录。 第2句: - 注释: 道德二篇徒自辩,是非一马岂能齐。 - 译文: 道德和行为两方面都是空谈,就像用一匹快马去衡量一切事物。 第3句: - 注释: 晖山真玉伤惊火,失水灵蛇畏在泥。 - 译文: 山上的真玉被火焰烧伤,失去水的灵蛇害怕陷入泥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最后赏析作诗者的思想情感。 “岁晚归来石室寒”,岁末归家,身处石室,自然感到寒冷。 “松萝岑寂自盘桓”,诗人独自在石室中,以松萝为伴,静静地盘桓,没有什么事情打扰他。 “但知林下一年过,不见人间万事难”
诗句:万事随宜勿强攀,暂过朝市即归山。 译文:万事顺其自然,不必过于强求;暂且在繁华的市井中停留,然后回到山林中去。 注释:万事顺其自然,不必过于强求:这里的“万事”指的是人世间的一切事情,“顺其自然”是一种处世哲学,意思是不强求、不勉强、不急躁,而是要顺应自然规律去生活。暂时在繁华的市井中停留,然后回到山林中去:市井是繁忙的街道,代表着世俗和诱惑,而山林则是宁静和自然的居所。 赏析
【解析】 “寄承天元老”是这首诗的首句,意思是:寄语承天郡元老。“清散年来事益闲”,意思是:清散年间以来事情越来越闲静;“不论林下与人间”,意思是:不论是在山林还是人间都如此。“禅心至了非喧静”,意思是:禅心达到一定境界就不必再喧闹安静,“默客何妨更往还”,意思是:默坐客人不妨再来。“奇石清轩增胜趣”,意思是:奇石清幽的轩堂增添了许多情趣;“流泉碧座照衰颜”,意思是:流水潺潺的泉水照在衰老的脸上
诗句解读 1 闻道安禅处,深萝杳隔溪。 - “闻道”指的是听闻或得知,“安禅处”指一个清静的修行之地。 - “深萝”可能指的是茂密的草丛或树木,用以形容环境的幽静和隐蔽。 - “杳”在这里表示遥远或不显眼,“隔溪”说明这个修行地与外界相隔很远。 2. 清猿定中发,幽鸟坐边栖。 - “清猿”即清晨时发出清脆声音的猿猴,“定中发”可能指的是在宁静中听到这些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