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契嵩
【注释】 1.“前山”句:指经过一夜的雨水,山前的山路湿漉漉的。2.“独往”句:指早晨独自行走在春天的小路上。3.“天岸”句:指太阳快从天边升起了。4.“田家”句:指田舍里的鸡报晓叫个不停。5.“孤烟”句:指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6.“旷野”句:指旷野上望得很低。7.“犹喜”句:指很高兴遇见了樵夫。8.“相将”句:指与樵夫一同过了好几处溪流。9.“行处”句:指走的地方有烟。10.“旷野”句
【注释】北郭:指长安城北的外城。阳子:名不详,作者朋友。日斜归旧居:太阳快要落山了。 【赏析】这是一首送客诗,是作者在道中作的。开头二句写诗人与朋友分别,友人要返回北方故乡。“日斜”,暗示送别时已将近傍晚;“归旧居”,则意味着他就要离开京城回到自己的家乡了。“路泥”三句写路途之难行。“路泥”点出送别之地,即京城之外;“晓润”,说明天气尚早,道路尚未泥滑难行,但诗人仍为友人担心,怕他在路上行走不便
岁暮还西坞寄公济无𧦬 乘兴溪边去,仍从林下归。 梅香带春信,日色暖人衣。 白发思还远,清流遇更稀。 野禽宁会意,相顾向柴扉。 注释: 1. 岁暮还西坞寄公济无𧦬:在年终时节回到西边的坞中,把书信寄给公济无𧦬(可能是朋友或亲人)。 2. 乘兴溪边去,仍从林下归:随着兴致来到溪边,然后沿着树林回到家中。 3. 梅香带春信,日色暖人衣:梅树散发出香气,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注释】 翛然林下隐:翛然,高洁的风度;林下,指隐居山林;隐,隐居。吾道异夫君:吾道,我的思想或行为;夫,对对方的敬称;君,指对方。习忍如幽草:习忍,忍受;幽草,在阴暗处生长的低矮草木,比喻不显眼的人或事。观身类片云:观身,观察自身。片云,像片状的云彩,比喻人渺小。人情无意染,鹤唳有时闻:意,意志、志向;情,感情;染,沾染;鹤唳,鹤叫之声;闻,听见。谢客诗怀寄,怜君此兴勤:谢客
书毛有章园亭 书,指书写;毛有章,意指文章或书法中有独特的见解和风格。 园亭,即园林中的亭台楼阁等建筑。 译文:我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文字(文章)和书法作品,这些作品都有独到的见解和风格。 爱此园林好,重来花木滋。 译文:我喜欢这个美丽的园林,再次来到这里时发现这里的花木更加茂盛了。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园林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对园林中花草树木生长变化的感慨。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园林美景的描绘
载命还高让,知君所趣深。 青山当隐处,白发欲栖心。 更俟逢梅雨,何妨过虎林。 潺湲合涧水,六月足清音。 注释: 1. 载命还高让:承载命运,仍然谦虚退让。 2. 知君所趣深:知道你的志趣深远。 3. 青山当隐处:青山应该藏在深山之中。 4. 白发欲栖心:白发想要栖息在心中。 5. 更俟逢梅雨:等待遇上梅雨季节。 6. 何妨过虎林:为什么不经过森林(比喻艰难险阻)呢? 7. 潺湲合涧水
几晏林间宿,初闻况夜晴。 注释:我与公济在林中寄宿,刚刚入睡就听到了夜晚的泉水声。 译文:我与公济在林中住宿,刚刚入眠就听到了深夜的泉水声。 漱寒醒客梦,飞响应山鸣。 注释:清冷的泉水洗涤着寒冷的睡意,仿佛能唤醒沉睡中的梦境,泉水的流动如同山间回荡的鸟鸣。 译文:清冷的泉水洗涤着寒冷的睡意,仿佛能唤醒沉睡中的梦境,泉水的流动如同山间回荡的鸟鸣。 深涧松风静,幽人石室清。 注释
泛若耶溪 越水乘春泛,船窗掩又开。 好山沿岸去,骤雨落花来。 岸影樵人渡,歌声浣女回。 沧浪无限意,日暮更悠哉。 译文: 我乘坐船只沿着若耶溪泛舟前行,船窗被打开又合上。 沿途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突然的暴雨让花瓣飘落下来。 远处,樵夫撑着伞过桥,洗衣女子唱着歌回来了。 在这广阔的江面上,心情无比畅快,日暮时分更加悠闲。 注释: 1. 泛若耶溪
【解析】 此首七律为作者寄赠友人之作。首联写景,点明季节是早春时节;颔联承上启下,写人间寒食时节的天气变化;颈联承前二句意脉转折,写自己对朋友的忧虑:因怕蛙声搅扰而担心紫蕨凋谢;尾联由景生情,表达自己渴望与友人相会的心情。 【答案】 (1)湖上无烟昼:湖面上没有烟雾,天很晴朗。 (2)人間寒食時:人间寒食时节。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古人有禁火吃冷食的风俗。 (3)阴晴春易变:晴天和雨天容易转换
这首诗是作者自赠的,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道法的理解。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1句:“静坐还看竹,闲行亦合樵。” 意思是说,他喜欢坐在安静的地方看竹子,也喜欢在闲暇的时候去山中砍柴。这体现了他的闲适生活态度。 第2句:“道心应有在,生事合无憀。” 意思是说,只要心中保持对道的信仰,生活中的琐事就不应该让他感到烦恼。这体现了他对道家思想的理解。 第3句:“客去清谈少,年来白发饶。” 意思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