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送阳子,日斜归旧居。
路泥侵晓润,晦月逼春馀。
桑柘雨中绿,人烟关外疏。
依然见风俗,归兴混樵渔。
【注释】北郭:指长安城北的外城。阳子:名不详,作者朋友。日斜归旧居:太阳快要落山了。
【赏析】这是一首送客诗,是作者在道中作的。开头二句写诗人与朋友分别,友人要返回北方故乡。“日斜”,暗示送别时已将近傍晚;“归旧居”,则意味着他就要离开京城回到自己的家乡了。“路泥”三句写路途之难行。“路泥”点出送别之地,即京城之外;“晓润”,说明天气尚早,道路尚未泥滑难行,但诗人仍为友人担心,怕他在路上行走不便。“晦月逼春馀”四句写沿途景象。“晦月”,指月亮昏暗不明;“逼”,逼近,这里形容月光将尽。“春馀”意指春天已经过去大半。“桑柘雨中绿,人烟关外疏”。这两句是说:路上的桑树、柘树在春雨中显得格外青绿,而关外的人烟稀少。从这两句诗中可以想见,由于春雨绵绵,道路泥泞,所以行人很少,而关外的村落更是人迹罕至。
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依然见风俗,归兴混樵渔。”这两句是说:尽管这样,我还是看到了那里淳朴的民风和归家后那种悠然自得的情趣。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又流露出他对友人回归故里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感情真挚,风格自然。
这首诗写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当时作者正贬谪江陵(今属湖北)司马。诗中描写的是作者与友人告别的情景。首联写与友人分手时的情景;颔联写友人归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颈联写沿途所见的自然景物;尾联写自己虽然送别了友人,但却感到高兴,原因是看到了当地淳朴的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