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里春催曙色明,百鸡迎晓报新声。
宿寒尚在龙蛇蛰,岁历初传日月迎。
蓂叶四时今始发,梅花一旦占先荣。
山家也祝尧天寿,漫学牛山报太平。
诗句
- 暗里春催曙色明:在夜晚,春天的气息悄然催生了黎明时分的曙光。
- 百鸡迎晓报新声:无数公鸡迎接清晨,发出新年的祝福和吉祥的叫声。
- 宿寒尚在龙蛇蛰:旧年的寒意仍在,仿佛龙蛇冬眠未醒。
- 岁历初传日月迎:新年的日历刚刚翻开,迎接着日月的光辉。
- 蓂叶四时今始发:蓂叶(一种古代用来占卜的草)开始生长,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梅花一旦占先荣:梅花终于迎来了盛开的时刻,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 山家也祝尧天寿:山中人家也祝愿尧帝长寿,表达对皇帝的尊敬和祝福。
- 漫学牛山报太平:模仿《归去来辞》中的“牛山之叹”,表达了对国家太平的渴望和祝福。
译文
在夜色之中,春天的气息悄然唤醒了黎明前的宁静。
无数的公鸡迎接清晨的到来,发出了新年的第一声祝福和吉祥的叫声。
旧年的寒意仍在,仿佛龙蛇冬眠未醒。
新年的日历刚刚翻开,迎接着日月的光辉。
蓂叶开始生长,象征着春天的开始。
梅花终于迎来了盛开的时刻,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山中人家也祝愿尧帝长寿,表达对皇帝的尊敬和祝福。
模仿《归去来辞》中的“牛山之叹”,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元日”为题,通过描绘新春的景象和人们对新年的期盼,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深深关怀。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和象征意义,如“暗里春催曙色明”、“宿寒尚在龙蛇蛰”等,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又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对各种节日习俗的描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最后,诗人以《归去来辞》中的“牛山之叹”结尾,表达了对国家太平的深切期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生活的热爱,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