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寿
【解析】 1.流民:指因战乱、灾荒等而四处流浪的人们,多指中原地区的农民。2.吾民:我的百姓。3.昔:过去;4.逃:逃亡。5.胡:怎么。6.还乡:回到家乡。7.鳏(guān):无妻的人。8.赈(zhèn):救济。9.尔:你。10.鸡豚:小猪和家畜。11.理:管理。12.田桑:耕田种地。13.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劝民归顺的诗。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劝导流民回归故里安居乐业,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注释】 招抚流民辞 其二:招抚流民的第二首诗。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 注释:这个人(负盐负薪的人)背负着沉重的盐或柴火,在树荫下休息。 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过了一会儿,他们继续行走,争夺一块羊皮,各自声称那块羊皮是自己的
吾民昔逃,今胡不归。 食不充腹,身无完衣。 为人奴使,饮泣食悲。 吾民昔逃,今胡不归。
吾民昔逃,今胡不来。 断还尔田,宽蠲尔差。 遂尔生养,禁彼科催。 吾民昔逃,今胡不来。
吾民昔逃,胡不还乡。 鳏为尔妻,饥赈尔粮。 给尔鸡豚,理尔田桑。 吾民昔逃,胡不还乡。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李延寿,男,生卒年待考。 唐代史学家,今河南安阳市人。 贞观年间,做过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后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玺郎,兼修国史。 他曾参加过官修的《隋书》、《五代史志》(即《经籍志》)、 《晋书》及当朝国史的修撰,还独立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已佚)。 《新唐书》对两书评价颇高,称“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 ”。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