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圆鉴
注释:须弥山高耸入天空,日月星辰围绕它旋转。众峰逐渐靠向它,白云随风改变形状。少林寺中风起丛生,曹溪洞口帘幕卷起。金凤凰栖息在龙巢,宸陵上的苔藓不会被车轮碾过。 赏析:此诗描写了须弥山的壮丽景象和周围环境的和谐美。诗人以“须弥立太虚”,形容须弥山的高峻雄伟;以“日月辅而转”,描绘了日月星辰围绕着它旋转的美丽画面。接着,诗人描述了群峰、白云、少林寺和曹溪洞等景物,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最后
【注释】 至德:唐肃宗李亨年号。 砖阶:指寺院的台阶是砖铺成的,经雨滴在台阶上的凹处形成的水坑。 坳:山坳,指台阶上积水形成的洼地。 画檐:寺庙的屋檐彩绘。 丹雘昏缘足鸟巢:丹雘,红色的颜料;缘足鸟巢,指蜘蛛结网栖息在屋檐下或墙壁上。 尘染御书悬户额:灰尘沾染了皇帝所悬挂的匾额。 风飘蛛网挂林梢:风把蜘蛛网上的尘土吹落下来挂在树枝上。 今开讲会同严饰,施利全凭导首抄:今天开始讲解佛法
注释: 崔嵬:高峻。霄汉:天空、云际。金轮:即金轮寺,在西藏拉萨大昭寺西南。 雁阵冲来到此分:大雁排成队飞过这里,这是它们到达目的地的标记。雁阵:大雁排列整齐的队伍。 势耸三层百里见:地势高耸,有三层那么高,百里之外就能看到。层叠:层层叠叠。 名通十绝八方闻:名声传遍十绝八方,远近闻名。十绝:十个极美的地方。八方:四面八方。 窗间客至风难立:客人从窗户里进来,风吹得他站不稳。窗间
【注释】 赞普:吐蕃王的尊号。满塔:藏语,意为“圆满之塔”。十偈诗:即《赞普赞》。偈:梵语,音译,佛教术语。每句一韵,两句为一个偈。此篇是吐蕃赞普尺牍体诗歌。因赞普尺牍体诗歌多用五言四句形式,所以称为“十偈诗”或“百字诗”,又称“尺牍体”。 【赏析】 《赞普赞》是一首颂扬赞普文成公主的诗歌。这首诗歌颂了赞普文成公主对吐蕃的贡献和功德,表达了吐蕃人民对她的敬仰之情。 首句“建立经今二百秋”
【注释】 见说:听说。初修罗汉僧:指当初建塔时是修一座罗汉寺的。夷门:山名,在今四川彭山境内。行化:指僧人布施教化。显威神:显示威严和神力。连淮接海:指从淮河到海滨,形容地域广阔。求梁栋:请求造大屋,梁与栋是构成房屋的主要部分,比喻求得栋梁之才,即得到人才或物力的资助和支持。似电如雷:像闪电、雷声一样迅猛。运斧斤:用斧头砍伐林木,比喻兴建功业。碑:碑文,碑上刻着文字说明建造此塔的意义。镌盛事
【诗句解释】 十偈辞 其十 赞普满塔十首:赞普,吐蕃国王的称号。满塔,指佛寺中的佛塔。十首,指佛教中的一种颂赞。这里借指赞佛。词章:诗词歌赋。端正:形容容貌端正美好。难俦:难以比拟。神灵护,神灵保佑。昼夜争无圣众游,日夜都有圣众来游览。样好已知通国惜,样好(即美丽)已经使得全国人都感到珍爱。功多须是大家修,功德重大必须由大家努力才能成就。微僧:小僧人。敢劝,敢于劝告。门徒听,听从教诲
注释: 1. 春天曾上看京华:春天的时候曾经登上过京城的高处,欣赏过那里的美丽景色。 2. 景行吟情到日斜: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吟诗抒情直到太阳西下。 3. 极目树芳堆锦绣,近城河势曳云霞:放眼望去,树木繁花堆积如锦绣般美丽,靠近城市的河水流动如云霞般绚丽。 4. 箫韶美韵和风散,富贵朱门翠柳遮:箫声悠扬,韵味和谐,随着微风四溢,富贵之家的朱门被翠绿的柳条遮掩。 5. 西北凰楼连玉殿,紫云深处帝王家
【注释】 十偈辞:佛教中称颂佛祖的颂词。此诗为赞普所撰,用以歌颂赞普的功德。 满塔:赞普的名字。 长惹(rǎn rě):梵语“萨罗”(sal)的音译。意为吉祥、美好。 般输显盛踪:般输是梵语“菩提”(báidu)的音译。意为觉悟、智慧。显盛踪,指显扬圣迹、功德。 金□(kǒng):即铜钟。 枓栱(dòu gǒng):即斗拱,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一种构件。这里泛指寺庙建筑。 风高(gāo)
注释: 1. 十偈辞的第八首,赞美了吐蕃赞普满塔(即松赞干布)的功绩和贡献。 2.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修炼,已经度过了许多年华。 3. 恶风狂雨都无法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4. 勾栏(指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已经完全被红色的胶水染色,而枓栱(一种装饰性的木结构)则全部消失。 5. 因为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得建筑更加破碎不堪。 6. 是人无不对此感到伤心,无法接受。 7. 讲学开讲时,不敢期望庄严完美
这首诗是赞普满塔的十首诗中的第四首,通过描述藏传佛教中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在宗教修行过程中的内心体验。 何人逢此不开颜。 -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在遇到某些事情时,内心的喜悦和平静,仿佛遇到了佛法中的某些境界或真理,使得他/她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笑容。 几度遨游意自闲。 - 这一句描述了作者多次进行修行、参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她感到内心的宁静和自在,仿佛在云游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