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若瀛
芙蓉 进入港口采摘芙蓉,芙蓉动轻风。 游鱼聚集蜂房,吹成波心锦。 注释: 1. 芙蓉:这里可能指荷花,也称为“芙蕖”。古代诗人常常以芙蓉比喻高洁的品格。 2. 入港采芙蓉:进入港口去采摘荷花。 3. 芙蓉动㴸淰:荷花在风中轻轻摇曳。㴸淰,风吹过水面的声音。 4. 游鱼聚蜂房:游动的鱼儿聚集在荷叶之间。 5. 吹作波心锦:微风吹拂,使得水面上的涟漪像锦绣般美丽。 6. 波心锦:指水面上泛起的涟漪
注释:丹砂在蕊上点缀,经月独含苞待放。既有风前的娇媚,也适合雪中的娇艳。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丹砂点雕的山茶为题材,描绘了其傲霜斗雪的风姿。首句写山茶经过点染后艳丽无比。次句写其傲寒独立。三、四句写其娇艳动人。全诗语言清新,意境幽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注释】 竹粉:即“咏竹”,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 新抽翠筱碧于妆,皓质辉辉抱节长。 操干未须逢越女,解苞疑是试何郎。 痕销乍染三湘泪,素积犹疑五月霜。 仆射盘中劳记事,未裁斑管已含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竹诗。首联写竹的外形;颔联写竹节;颈联写竹叶;尾联写竹的用途。全诗以竹为象,托物言志,借竹自况,表现了诗人清高绝俗、傲世独立的品格。 首联写竹的外形:新长出翠绿的竹竿,比化妆用的粉还要白
注释: 三月细雨声声,如同樱桃花的细雨声。樱花与杏花相似,令人疑惑。溪流转过,我见到了两个女子笑开颜,她们临溪洗衣。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景的小诗。首句“三月雨声细”写春雨如丝,细腻柔和,使人感到舒适惬意。二句“樱桃花”写樱桃花似杏花,但更娇嫩、更艳丽,令人喜爱。三句“溪转开双笑”,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溪水缓缓地流淌,两个女子笑着从水中走出,她们的笑容宛如春天的阳光,温暖而美丽
【注释】 藤:藤蔓。 结为梁:指藤蔓像桥一样搭起来,形成拱形,支撑在两边的树枝上。 蜒蜿:蜿蜒曲折的样子,这里形容藤蔓缠绕的样子。 凭:依靠、倚靠。 时动摇:时而摇动、颤动。 疑驾彩虹度:仿佛是彩虹跨越了天空。 【译文】 藤蔓像桥一样搭起,缠绕在树枝上, 蜿蜒曲折地依偎在云雾中。 它时不时摇晃、颤动,好像要穿过天际。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的是藤蔓的坚韧和生命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绘了作者在潼关的夜晚所感受到的孤独和忧愁。 首联“明灯虚馆凄清夜,细雨萧萧乱客肠。”描述了作者在潼关的夜晚被明亮的灯光照亮却感到凄凉,因为外面的雨声使内心的情绪更加复杂和混乱,仿佛是乱了客人的心肠。这里的“明灯”、“虚馆”和“凄清”都是描写作者的内心感受。 颔联“秋入关门悲鼓角,年来驿路老星霜。”进一步描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秋色已至
【注】紫金坛:指紫微垣,古代称天宫。太行绝壁渺仙坛,磴道岧峣郁几盘。太行山中,绝壁如仙坛高耸,磴道崎岖盘旋。王母洞虚琼佩杳,金龙石碧玉浆寒。王母娘娘的洞穴里,有琼瑶玉佩;金龙石上流下的玉浆,冷冽刺骨。阴崖带雪从扶杖,远树含云故倚栏。阴崖上积雪覆盖着,拄着拐杖艰难地行走;远处的树木被云雾缠绕,我依旧靠在栏杆上欣赏风景。闻说真源迷咫尺,此身犹自系微官。听说真源已经迷失在咫尺之间
【注释】 半含:竹笋尚未完全展开,只有一半露出地面。箨(tuò):竹笋出土时包裹在笋壳内的皮。 新梢:指竹笋长出的新芽。林:竹林。 色:这里指竹叶的颜色。连:接近。梧井:梧桐树下的井。槿篱:用槿树做成的篱笆。 雅有:很有。凌寒操:指竹子在严寒中仍保持挺拔。 虚:空、空虚。应世心:顺应时世的心志。 拂云:形容风势很大。不须待:不必等待。对小庭阴:面对庭院中的阴凉处。 赏析:
注释 - 高邮湖:地名,位于中国江苏省。 - 初挂席:指开始航行。 - 荡(dàng):摇动,这里形容波浪起伏。 - 村:指湖边的村落。 - 远水:远处的水波。 - 天白:天空如白色一般,形容水面宽阔,与天空相接。 - 孤城:单薄的城市,形容城市在雨中显得格外孤立。 - 过雨昏:雨过后天色变暗。 - 柳条:指湖边生长的柳树。 - 依岸断:柳枝垂落在岸边。 - 鸥鸟:水鸟,常在水中或湖边活动。
【解析】 “次第”是“陆续,一个接一个地”的意思;“名园”是“有名的园林”;“依草”是“依靠草丛”;“年年”的意思是“每年”。 【答案】 不问深红与浅红,名园次第暗芳丛。 乍随絮逐仍依草,忽向西飞又转东。 嫩碧朝添眉自恨,流黄夜罢锦成空。 年年一度开还落,始信隋家剪未工。译文: 不去比较深红和浅红,名园里陆续开放着芬芳的花丛。 刚随着飞絮飘去后又回到草丛,忽然向西飞去又被风吹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