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
注释:雨后,我跟随田家出游,居住在简朴淳朴的乡间。 园林中的雨水滋润着花草树木,厚厚的绿草覆盖了书屋。 换上木屐观看晴朗天气,披上衣服羡慕幽静独处。 人影斜映在淡淡的斜阳下,鸟儿叫声冷清地飘荡在修竹丛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言从田家游,居止得淳朴”,直接点明了诗人跟随田家出游,并且居住在质朴淳朴之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第二首,是一首描写山中景色的诗。全诗如下: 人行山上高,天在山中小。 圆晖易沉夜,初阳迟报晓。 马走山树巅,飞鸟出其下。 云连深洞迷,石缺危桥架。 七盘非险途,三秋足清景。 日夕留泉声,谁能辨喧静? 注释: 1. 人行山上高:人行走在高山之上显得格外高大。 2. 天在山中小:天空仿佛藏在大山之中,显得很小。 3. 圆晖易沉夜:太阳落山时,余晖映照在山间
【注释】 落日残雨馀:指傍晚,落日余晖映照下残存的细雨。林树半昏黑:树林和树木在夕阳的余晖中变得昏暗不明。南山白云闲:南方山中的白云悠闲地飘荡。淡然见秋色:悠然地观赏到了秋天的色彩。冷风何凄凄:微风瑟瑟,让人感到凄凉。微微野烟息:淡淡的炊烟慢慢飘散。归巢鸟更鸣:鸟儿飞回巢穴发出鸣叫的声音。当户虫还织:窗外的蟋蟀还在纺织。惆怅独坐时:独自一个人坐在窗前感到惆怅不安。悠悠思何极:思绪无边无际
诗句释义: - “抱病身独闲”:因生病而独自在家休息。 - “起行日云晏”:起床时看到天空中的云层已经散去,天气转晴。 - “萧条空林中”:森林中显得空旷寂静。 - “靡靡秋雨遍”:秋天的雨水绵绵不断落下。 - “残叶踏饥禽”:落叶覆盖了地面,饥饿的鸟儿在寻找食物。 - “荒村吠寒犬”:寒冷的天气下,村庄里的狗开始叫唤。 - “虚室静琴书”:一个空无一人的房间内,只有静谧和琴书相伴。 -
所思 所思竟惆怅,夜寒风雪深。 注释:我所思念的人啊,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惆怅。夜深了,北风吹得紧,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 嗟君重离隔,感此孤旷心。 注释:你我因距离之遥远而不得不分离,让我深感孤独和寂寞。 将以路云远,幽梦能见寻。 注释:我将踏上遥远的路程,梦中或许能找到你的身影。 翩然发清兴,为我弹鸣琴。 注释:我翩翩起舞,心情愉悦,仿佛听到了你的琴声。 柴门宛如昔,相送在南林。 注释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时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信息,如“光阴自徘徊”“迢遥”“寒叶”等,进行理解与分析。同时要注意赏析,要能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来展开,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光阴自徘徊”,时光的流逝总是那么地令人惆怅、不安。诗人用“徘徊”一词,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自己无法摆脱内心烦恼的无奈和惆怅。 “迢遥与愁接”,遥远的距离与自己的忧愁相互连接
【注释】 阿房:秦朝的宫殿名。故基:已废败的遗址。禾黍:指庄稼,这里指庄稼长得高低不一。陇亩:田间地头。于今:到现在。未央:未央宫,汉宫名,汉武帝时所建,故址在今西安西郊。 【赏析】 “禾黍高低陇亩荒”,首联写景,是说田野上庄稼长得高低不平,一片荒芜景象。诗人通过“高低”二字描写了荒凉之境,“陇亩”一词则点出了地点,即陇中之地。“行人犹说旧阿房”,颔联叙事,是说过往之人还谈论着昔日辉煌的阿房宫
阿房故基感怀 其二 咸阳一炬不胜愁,寂寞荒基渭水流。尽解骄淫看覆辙,不知何代又迷楼。 注释:咸阳(今陕西省西安市)被烧毁后,不禁让人感到忧愁。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阿房宫遗址,现在只留下一片荒废的土地和渭水的流水声,令人感叹历史变迁之快。人们在这里看到了过去的繁华景象,同时也看到了历史的兴衰更替。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阿房宫遗址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玉泉庵,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地方,在诗人的笔下,它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承载着深深的情感和哲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灯影凄然照客杯: - 灯影:夜晚灯光下的投影,通常用来营造氛围。 - 凄然:形容光线或气氛给人带来的哀伤感觉。 - 照客杯:灯光映射在客人的酒杯上,营造出一种冷清或孤独的氛围。 2. 黄昏醉罢漏频催: - 黄昏:指天将黑的时候,常用来形容日落时分的暮色。 - 醉罢
杨妃墓上青草状类苔鲜,色半殷红他处所无。 血染罗衣恨未终,犹留芳冢泣寒风。 译文: 杨贵妃的墓地上生长的青草,形态类似苔藓,颜色鲜艳如殷红,其他地方没有这样的青草。 她的血染在罗衣上,怨恨仍未结束,仍然留在美丽的墓地前,让寒风吹动,仿佛还在哭泣。 赏析: 杨贵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之一。然而,她的生命却非常短暂,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城被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