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
这首诗的原文是:舟夜 岁度西风雨未晴,扁舟徐动暮潮平。 不知旅客情何似,夜半寒江听雁声。 逐句释义如下: 1. 岁度西风雨未晴,扁舟徐动暮潮平。 译文:岁月流转到了西方,风雨还未停歇,扁舟缓缓行驶,夕阳下的江面平静如镜。 2. 不知旅客情何似,夜半寒江听雁声。 译文:我不知道旅途中的旅人心情是怎样的,在深夜寒冷的江面上听着大雁的叫声。 关键词注释: - 岁度西风:指的是季节变换,秋天到来。 -
【注释】 闲:无事,闲暇。春:春天。后时:晚了。啼鹦:黄莺。笑:讥笑。飞上:落花枝头。 【赏析】 此诗是写暮春之景。首句“闲来每欲寻春去”点明诗人闲居无事而思春之情。次句“惆怅东风已后时”,写春光将晚,归期无望的惆怅之情。三、四句“只有啼鹦不相笑,依然飞上落花枝”是说春光虽晚,但鸟儿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黄莺也毫不吝惜它的欢悦之情。 全诗从“惆怅”到“飞上”,由愁转乐,表达了诗人在自然景物面前
【诗句释义】 西楚霸王庙:指项羽的庙,位于中国湖北省的赤壁市。 雄图骓逝竟何支:项羽曾在此地与刘邦作战,失败后被逼自杀,这里的“雄图”指的是他曾经雄心勃勃、壮志凌云的志向,而“骓逝”则是指项羽在战斗中骑的白龙马(即乌骓马)因力竭而死。 盖世馀名尚系思:项羽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名声却依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里的“盖世余名”指的是项羽生前的英勇事迹和卓越成就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词内容及重点字词的理解。本题考查“理解”类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积累诗歌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地默写出来。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如下几点:一要选准诗句,二要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三要扣紧标题提示。本题要注意以下关键字词:阑干十二曲,日夕倚长思。只有罗衣伴,秋风是旧时。 【答案】 闺中女子凭栏远眺,栏杆上绘有十二曲的画幅;黄昏时分,她倚着长窗凝思。那被风吹动的罗衣是她惟一的伴侣
题平乐官舍 城上峨峨百雉齐,城中只见草萋萋。 官衙风寂重茅稳,兵灶烟寒一帐迷。 短树无枝稀住鸟,长宵自晓失鸣鸡。 山中习静曾堪似,未记闲身百粤西。 注释:在城墙之上,高大的宫阙巍峨耸峙,有上百根箭塔齐齐地排列着。城中只是草木丛生,显得荒凉。官署的门前风声沉寂,重茅的门户稳固而安静。军营里炊烟袅袅,烟雾弥漫,帐篷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稀疏的树枝上只有几只乌鸦停在上面,夜晚来临,它们也失去了鸣叫
注释: 独鸟鸣南园,晓来雨初息。 南园:南方的园林。 晓来雨初息:早晨的雨刚刚停息。 空庭生秋阴,莓苔长寒色。 秋天,庭院里生长着秋草,莓苔上覆盖着寒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雨后南园的景象。诗人用“独鸟鸣南园,晓来雨初息”开篇,描绘出雨后的宁静与和谐。接着,“空庭生秋阴,莓苔长寒色”两句,以“空庭”和“莓苔”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出秋日庭院的幽静与冷寂,以及莓苔上的寒色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听闻顾若昔已经去世,我怀念他的人,也感怀我们过去的游历。 杉树松林寂静覆盖着黄昏,白色骨骼在西风吹动中哭泣在荒村。 塞外的雁鸟无法传递旧信,夜晚的蟋蟀在哪里诉说新的灵魂? 一生的文章半生都在坟墓中,啸傲平生只剩下酒杯。 后来的事情只留下孩子和幼小的孩子,飘零的书籍不能谈论。 注释: 1. 闻顾若昔之讣有怀其人并感旧游:听到顾若昔去世的消息,心中感到悲伤和怀念。 2.
夜泛 绿烟散夜川水明,扁舟荡漾秋风清。 长芦暗见萤火出,高树下过浮云轻。 两岸虫声听不彻,一梦故山归未成。 天涯老眼醉多白,中流棹歌非世情。 注释: 1. 夜泛:在夜晚乘船游玩。 2. 绿烟散夜川水明:形容夜晚的水面被绿色烟雾笼罩,显得分外明亮。 3. 扁舟荡漾秋风清:形容小船在秋风中轻轻摇曳。 4. 长芦暗见萤火出:指在芦苇丛中隐约可见萤火虫的光芒。 5. 高树下过浮云轻
疏林小雨日霏霏,尽处烟深断翠微。 译文:稀疏的树林中飘洒着小雨,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形成一片朦胧的光晕。 注释:疏林:稀疏的树林;霏霏:细雨纷纷的样子。 湿鸟漫随风去重,残花自怪蝶来稀。 译文:湿润的鸟儿随和煦的东风飞去,凋谢的花朵让不知名的蝴蝶也显得稀少。 注释:湿鸟:湿润的鸟儿;漫:随意;去重:随着风儿飞远。残花:凋谢的花朵;怪蝶:奇异的蝴蝶。 当窗蛛织看成网,侵几苔生渐作衣。 译文
嵇山寒眺同陈卧子 孤城宛如一条细带,蜿蜒曲折萦绕在山间。乱石如丝,交织成一幅水墨般的画卷,仿佛烟雾缭绕。 晴天的雪片纷纷扬扬,落在千家万户,如同破碎的玉碟。穷溪边一棵柳树挺立,枝条垂挂着晶莹剔透的积雪,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荒凉的荒野上,一只艘小船孤独地漂浮着,时而驶过原野,时而停泊在田边。只见那群归巢的鸟儿,早已不见踪影,不知道它们飞往何处栖息。 注释: 1. 孤城:指一座孤独的城市或村庄。若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