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江山
此诗是作者于绍兴三年(1133)任建昌军判官时所作。当时,孙觌因受秦桧排挤,被贬为监信阳镇,途经苏州、杭州等地,诗人作此诗送别。 棠舟:小船。 吴淞水:指吴江之水。 瑟瑟:芦苇摇动的样子。 云蓑雨笠:指渔人披着蓑衣,戴着斗笠。 鳣鲔:指鲤鱼,古代以鱼为吉祥物。 荷芰(ji li节):荷花和菱角。 徐陵:字孝穆,陈代文学家、史学家,著有《通史》,又号天随子。 詹公:即张栻,字圣与,号南轩
如此江山送孙屺瞻学士省觐归吴兴。 注释:如此美丽的山河,我在这里送孙屺瞻学士从京师回到故乡吴兴。 译文:如此美景如画的江山,我在这里送你孙屺瞻学士返回京城。 赏析:本诗首句写景,描绘了江南山水的美丽景色,为送别友人做铺垫;第二句直接点明送别之意,第三句进一步写友人才华出众,第四句写友人归来后受到的热烈欢迎。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淙淙几夕青门雨,学士碧山归去。
【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对诗句的理解,理解了诗的含义再进行赏析。 此词写景抒情,抒写自己孤独凄苦之情。上片开头三句,“如此江山”指代词人自身,“残月”即残月,指自己的年华。“分明消尽恹恹样”,意为残月的光辉消减到无光,如同人的精神状态也变得萎靡不振,“恹恹”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不佳。“堪怜一痕无主”是说自己虽然有才华和抱负,但无人赏识,像这残月一样无依。“愁不禁秋”两句,写词人面对残月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主要根据诗句的大意进行判断。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西风容易惊秋老,愁怀那堪如许”:秋风易使人感到悲凉,愁绪难以排解。 “胡马嘶风,岛夷入犯,断送关河无数”:边塞传来战报,辽吉失守。 “辽阳片土,正豕突蛇奔,哀音难诉”:辽阳一片土地,正被敌人践踏。 “月黑天高,夜阑应有鬼私语”:月黑风高,夜晚降临,鬼魂在窃窃私语。 “中宵但闻歌舞
译文: 流年的指针在芒种时捻动,药园里飘散着红雨。用剪刀裁剪彩纸,缝制幡旗,裁出轻薄如绢的绸片,贴在轿子上,为即将离去的花神饯行。千丝万缕,似乎要缠绕在花枝上,但可能终究留不住。夜深灯火通明,小儿女忙于绣花窗前,欢声笑语间难掩离别之苦。 春光明媚,花儿竞相开放,记得那飞觞畅饮于月下,生怕辜负美好的时光。燕子珍惜着泥土的芳香,蝴蝶留恋着自己的粉润,春天已经换了清和的时节。深情厚意,听着送别的歌声
【注】衡州:在今湖南。余梅村:即唐甄。粤行:广东之行。 廿年情事浑如梦,征鸿历历能语。岳倚襟边,洲迎阁外,分手数重烟树。重逢最苦,只赢得飘零青衫尘土。清怨分明,玉筝弹到十三柱。 萧萧丝鬓千缕,向西风落叶,重感羁旅。断墨题词,残缣作画,莫写销魂南浦。罗浮翠羽,料此去寻春,未应迟暮。只恐今宵,断魂愁听雨。 赏析: “如此江山衡州重晤余梅村,作此奉赠,即送粤行”是第一句。首句点明地点和人物
【译文】 燕云归南晚,江自摇诗舫。大海蛟风,春吴凤竹,醉死紫髯花项。乾坤事小,但煮酒来斟,点歌来唱。踏遍东南,拄天豪气比前壮。新来无用,笑我风流年少客,而今莽撞。三海新宫,千鸾玉座,更较渐台冤枉。花车一辆,任星将云官,买山来葬。可惜闲人,话奇终不讲。 【赏析】 《如此江山》是南宋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此词以豪迈激昂的笔调,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以及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为“赏析”。然后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特点进行分析。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此词上片描写江山景物,下片抒发感慨。全词通过登高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功业未就、报国无门的苦闷。 (1) 首句写日暮西山,山色苍茫,一片宁静。这一句是写远景,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2)
此诗为诗人与友人吴仲玉、陆进之、吕世臣等在吴越的山亭上作,抒发了对江山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如此江山清集同王仲玉陆进之吕世臣作”,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们相聚在美丽的山水之间,共同欣赏着这清新秀丽的景色。这里的“如此”指的是眼前的自然风景,而“江山”则代表了整个大自然。通过“清集”一词,诗人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朋友们之间的亲密无间。
注释: 如此江山泛曲阿后湖:如此美丽的江山,我在曲阿后的湖边泛舟。 依依杨柳,青丝缕、掩映绿波南浦:杨柳依依,柳枝如青丝般轻柔,掩映在南浦的绿波之中。 燕掠横斜,鳞游荡漾,恰是湔裙时序:燕子掠过,水面泛起波浪,如同女子穿着裙子在水中游玩。 清泠如许。恍镜影空磨,簟痕密聚:清澈的水面上倒映着明亮的镜子和密集的簟痕。 欲问伊人,且自溯洄前渚:想要询问这位美人,就在前渚顺流而下吧。 并倚木兰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