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
【注释】 更:副词,更深夜长。 宵长越显愁笺:宵长,即夜很长。烛光在黑夜中更长,更明显地照出人的忧愁。 一生:一辈子。 何事:什么事。 化空烟:化为虚无的烟气。 旧情:旧日的感情。 尘箧(qiè):尘封的箱子。箧,一种小箱子。 萧寺:寺庙的代称。 枯禅:佛教禅宗的一种,指枯坐冥思。 笼去:被笼罩而去。 秋山:秋天的山。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写孤烛伴人愁,抒发了作者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注释】 1. 画堂春:词牌名,又名“玉关意”“赏花时”。双调,五十四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2. 零星:指零散、稀疏。 3. 皎皎:洁白明亮的样子。 4. 圆晶:圆形的珍珠。比喻雪花晶莹透亮。 5. 知音:指懂得欣赏自己的人。 6. 梅花开足祝时晴:梅花在雪后盛开,预祝天气晴好。梅花开足,指梅花盛开了。祝,祝愿。 7. 唤起来禽:唤醒归巢的鸟。禽,这里泛指鸟。 8. 描出楼台如洗
【注释】 画堂春:词牌名,又名“碧桃枝”、“碧桃花”。此词为唐教坊曲的旧体。柳丝:指柳絮。绿:浓绿色。剡溪:在浙江嵊州。长:远。仙乡:指天上的仙境。怎:怎么。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家住:指居住的地方。桃子:即桃花,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赏析】 此是一首闺怨词。 上片起三句写女主人公思念远方的丈夫,她看到春天来了,柳树发新芽,柳絮飘飞,不禁想到丈夫远在他乡,自己独守空房,怎能不思念他呢
诗句输出:摇红画阁影依依,残宵曾伴钗围。 译文输出:画堂中的灯影摇曳,如同红色的画阁一般,给人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在那个夜晚,我常常陪伴着你,我们共度了无数美好时光。 注释:画阁,指代一座装饰华丽的房间或楼阁;摇红,形容灯影摇曳的美景;残宵,表示夜深人静的时刻;曾伴,暗示曾经与你共同度过的时光;钗围,古代女性用来束发的一种饰物。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画中的情景
【诗句解读】 呢喃双燕傍檐飞。绿阴摇曳成围。朝来便觉眼前非。初试罗衣。 宝马香车人散,金铃彩幔花稀。年年此际对斜晖。可奈春归。 【译文】 画堂中,一对燕子在檐下轻声细语地飞翔。庭院中的绿树成荫,仿佛是绿色的屏障。早上醒来,发现眼前的景色已经改变。这是初穿罗衣的感觉。 马车和马匹都散去后,只留下金铃和彩幔。花朵稀疏,落日的余晖洒在地上,让人无奈春天即将过去。 【赏析】
【解析】 此诗是一首闺情之作。“东风又做困人天”一句,写春困之深,暗示了女主人公因相思而苦闷。“玉阶满榆钱”一句,点出了女主人公所居之处的景物特征,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整日欹眠”一句,写出了女主人公整日倚窗望远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思妇独守空房的孤寂之情。“泪妒三春宿雨,愁兼午夜题鹃”,这句以物拟人,将三春的雨、午夜的杜鹃都人格化了,生动地表现出女子内心的痛苦和哀怨。“绣绷闲阁绿窗前”一句
【解析】 此诗为闺怨词,写闺中女子思念丈夫的幽怨。全词以“秋”字贯穿,写女子在深秋季节里,因丈夫远征,愁思满怀而作。上片起句“秋来正好醉秋光”,点明时令,抒发了女主人公的伤春之情。接着写她如何突然想到要整理征裳。“忽理征裳”,一个“忽”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心情的突转:原来她并不想马上去整理什么,只是因为秋天到了,她觉得该整理征裳了。下片写女主人公对征人的思念。“黄花十里马蹄香,飞过雷塘”
【注释】 ①薄寒:微凉。②依依:依恋的样子。③蓬瀛:仙境,泛指天宫。④红冰:红色的花瓣。⑤云程:指遥远的路程。 【赏析】 《画堂春》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词,写词人独行于秋景之中,触景生情而寄寓身世之感。上片写词人独自行走,在夕阳中感受到秋天特有的凉意;下片则写词人独自面对镜子时,因憔悴而黯然神伤,背对人时,落红如冰。全词通过描写词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这首诗是宋朝文学家晏殊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画堂春 译文: 春天的新衣首次试穿,柳丝黄嫩。雨后微凉,轻暖微凉。莺鸟婉转啼声助人梳妆。垂杨树下,莺声不断。 绿草茂盛,色彩斑斓。新花开放,香气四溢。无事可做,悠闲地漫步在回廊中。欣赏着这美丽的春光。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心情。开头两句“春衫初试柳丝黄,雨馀轻暖轻凉”,描绘了春天的景致和气候特点。接着“流莺婉转促晨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栏花药手亲栽。怨春常负尊醅。海棠新报几分开。落尽残梅。梦里独穿花径,觉时无限低徊。兽炉香篆渐成灰。心字难裁。”要求学生对这首诗歌进行赏析。此诗写诗人在春天偶遇花开,感叹时光流逝,抒发了作者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答案】 ①“小栏”三句:诗人在小院中亲手栽种了海棠。海棠是诗人喜爱的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