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正好醉秋光。如何忽理征裳。黄花十里马蹄香,飞过雷塘。
囊借白云妆点,梦随红叶飘扬。高堂从此日相望,早整归装。
【解析】
此诗为闺怨词,写闺中女子思念丈夫的幽怨。全词以“秋”字贯穿,写女子在深秋季节里,因丈夫远征,愁思满怀而作。上片起句“秋来正好醉秋光”,点明时令,抒发了女主人公的伤春之情。接着写她如何突然想到要整理征裳。“忽理征裳”,一个“忽”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心情的突转:原来她并不想马上去整理什么,只是因为秋天到了,她觉得该整理征裳了。下片写女主人公对征人的思念。“黄花十里马蹄香,飞过雷塘”,是说征人骑马经过雷塘时,马蹄踏过的那十里黄菊,清香扑鼻。这里用“马蹄香”来形容马蹄声,形象地表现了马的疾速,突出了征人的匆匆。“囊借白云妆点,梦随红叶飘扬。”这两句是化用了杜甫《丽人行》里的诗句。“囊借”即“借囊”,指缝制衣装。“妆点”本意是装饰,这里指绣花。“囊借”句,意思是说女主人公借白云做衣裳,用红叶做被子,把生活打扮得如诗如画。“梦随红叶飘扬”,是说梦中也像红叶一样飘舞。这两句是化用了温庭筠《商山早行》里的诗句。“高堂从此日相望,早整归装。”这句的意思是说从今以后,我每日都要站在高楼的门前,盼望着丈夫早日归来。
【答案】
译文:
深秋时节,我正独自陶醉于这美好的景色之中,忽然想起了要去收拾一下行装。那满地铺天盖地的黄花,被马蹄踏过,香气四溢;那飞过雷塘的马蹄声,仿佛也在提醒我赶快收拾行装。我借白云做衣裳,用红叶做被子,把生活打扮得如诗如画。可我却不能像梦里那样自由自在地飘舞。如今我必须等待丈夫归来,才能重新回到他的身边,与他一起度过余生。
赏析:《画堂春》为唐末五代时期词人顾敻的作品。这首词写的是闺中女子因丈夫远出而思念他的情景。全词语言通俗质朴,意境优美,富有民歌风味。
上阕写女子在深秋季节里,因丈夫远征,愁思满怀而作。起笔“秋来正好醉秋光”,点明时令,抒发了女主人公的伤春之情。接下来“如何忽理征裳”,一个“忽”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心情的突转:原来她并不想马上去整理什么,只是因为秋天到了,她觉得该整理征裳了。“黄花十里马蹄香,飞过雷塘”,是说征人骑马经过雷塘时,马蹄踏过的那十里黄菊,清香扑鼻。这里用“马蹄香”来形容马蹄声,形象地表现了马的疾速,突出了征人的匆匆。“囊借白云妆点,梦随红叶飘扬”。这两句是化用了杜甫《丽人行》里的诗句。“囊借”即“借囊”,指缝制衣装。“妆点”本意是装饰,这里指绣花。“囊借”句,意思是说女主人公借白云做衣裳,用红叶做被子,把生活打扮得如诗如画。“梦随红叶飘扬”,是说梦中也像红叶一样飘舞。这两句是化用了温庭筠《商山早行》里的诗句。“高堂从此日相望,早整归装。”这句的意思是说从今以后,我每日都要站在高楼的门前,盼望着丈夫早日归来。
下阕承上启下,由想象转入现实。“高堂”句承接上片结尾,说明女主人每日都站在高楼门前盼望丈夫归来。“高堂”是旧时称妻妾所居之厅堂。“从此”句承接上片结尾,说明女主人每日都站在高楼门前盼望丈夫回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从今以后,我每日都要站在高楼的门前,盼望着丈夫早日归来。
全词语言通俗质朴,意境优美,富有民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