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丝绿过剡溪长。柳花粘着衣裳。婿乡抛撇旧仙乡。怎不思量。
家住天台何处,梦中桃子犹香。肯移春色满华堂。侬岂萧郎。
【注释】
画堂春:词牌名,又名“碧桃枝”、“碧桃花”。此词为唐教坊曲的旧体。柳丝:指柳絮。绿:浓绿色。剡溪:在浙江嵊州。长:远。仙乡:指天上的仙境。怎:怎么。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家住:指居住的地方。桃子:即桃花,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赏析】
此是一首闺怨词。
上片起三句写女主人公思念远方的丈夫,她看到春天来了,柳树发新芽,柳絮飘飞,不禁想到丈夫远在他乡,自己独守空房,怎能不思念他呢?“婿乡”句用典,《太平御览》七六八引《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江南人家皆作强具,取百舌鸟于水际头,置之酒中,将言‘与尔为夫妇’。”这是说,她丈夫在世时,经常带她到江边去游玩,并给她讲“为夫妇”的故事。如今丈夫已经去世了,自己独守空房,怎能不思念他呢?“怎不思量”,直接表达了她的思念之情。
下片写女主人公思念家乡的美好景物,她住在天台这个地方,梦中还闻到桃子的香气。“肯移春色满华堂?”意思是说,我怎么会愿意让这些美好的景物都跑到你那里去呢!“侬岂萧郎”,以调侃的口气,反问一句:我难道比不上你的丈夫吗?全词通过抒情,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怀念,也表现了她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词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富有民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