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索
【诗词原文】 水与东风俱秀,一池春皱。满庭花卉尽芳菲,只有朵江梅瘦。谱里知名自久,真情难有。纵然时下有真情,又还似、章台柳。 【诗词释义】 这首词描写了春天的景象。上阕写景:水与东风都显得格外美丽,池塘像被春风轻轻揉过似的泛起层层细皱。满庭院的花朵都已散发出芬芳的气息,只有江梅依然那么清瘦。下阕抒情:梅花虽然在花中很出名,但真正的感情却很难得到。即使现在有人真心地对待你
【注释】: 落索:曲调名。 识尽:经历尽,尝遍。 甘苦:幸福和痛苦。 不如归去:不如回去的好。 先来:首先来到。孤馆:荒凉的客舍。 愁多:忧愁很多。 下、连宵雨:连夜的大雨。 竹鸡啼了杜鹃啼:指杜鹃鸟在春天鸣叫。竹鸡和杜鹃同属鸟类,但竹鸡不鸣。 甚都在:都在何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旅途中孤独凄苦心情的小令。上片写作者游历名山大川,体验人间的酸甜苦辣,而归途却充满寂寞凄凉之情
杜宇鸟归巢的叫声让人心酸,春天催促着我离去。我倚靠在栏杆上,只看到一霎时间酒旗随风飘扬,任那扑面的桃花雨。 我目送远去的陇山云和江边的树,却再也找不到你寄来的尺素书信了。傍晚时分,夕阳斜斜地挂在西边,我独自坐在窗前,想象着你也许就在分道扬镳的地方。 赏析: 此诗写别情。首句“双调”二字,是词牌名,这是一首小令,所以没有押韵。第一段,先写景,然后抒情。“双调”,即双调体格。“杜宇思归声苦”
【注释】 一落索:曲牌名。又名“玉关春”、“秋夜月”。双调,七十六字。上片四句,下片四句,前后阕各两平韵,四叶韵。此词上下片各六句五言三十字。 王伯绍帅庆:王伯绍是宋代名将,曾任庆州知州。 塞柳未传春信:塞柳指边塞的柳条。 霜花侵鬓:形容鬓发因霜而白。 看日近、长安近:长安即今西安,唐时为东都,宋称西京。 玉帐同时英俊:玉帐指后周世宗皇帝的营帐,这里比喻王伯绍所率的军队。 合离无定
【注释】 心:心上。 江莲:江边之莲,指荷花。 凌波:踏着水波。 厌厌(yān yān):形容消瘦的样子。不胜衣:穿不进衣服。 清泪:晶莹的眼泪。 旧曲慵歌琼树:旧时歌曲懒得唱那像琼树枝的乐器。 谁传香素:是谁把香味传到这棵无花的树上。 碧溪流水:清澈的小溪水流。 楼前:楼前的栏杆上。 红叶:落在地上的枫叶。 【赏析】 这首词写女子思念远别的情人,情调缠绵悱恻。上片写相思之情的深切与痛苦
一落索 其一 月影娟娟明秀。 帘波吹皱。 徘徊空度可怜宵,谩问道、因谁瘦。 不见芳音长久。 鳞鸿空有。 渭城西路恨依然,尚梦想、青青柳。 译文: 月光如水般明亮而秀丽,窗帘轻轻摇曳着被风吹皱了的波纹。我独自徘徊在空荡的房间里,感叹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我试图用言语去询问,但无人回答,我只能独自承受这无尽的寂寞。 我没有听到她的声音,她的音容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遥远。我期待着她的消息
一落索(春怀) 清晓莺啼红树。又一双飞去。日高花气扑人来,独自价、伤春无绪。 别后暗宽金缕。倩谁传语。一春不忍上高楼,为怕见、分携处。 译文: 清晨的莺鸟在红色的树上啼叫,又一对鸟儿飞走了。太阳高高升起,花香扑面而来,使人感到忧伤,独自一个人伤春无绪。 自从分别后,我暗自宽解衣带,希望她回来。可是,谁来替我传话呢?整个春天我都不敢上楼,因为我怕看到我们分开的地方。 赏析:
诗句输出:正向溪堂欢笑。忽惊传新诏。 译文:在溪边的小亭子里,人们正欢笑着,突然间传来了新的命令。 注释:正向溪堂,指正向溪边的亭子,欢笑,快乐地笑。 赏析:这首词通过描写人们在溪边欢聚一堂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对新命令的惊讶和喜悦之情。词中还描绘了鹳鹊楼边初到的情景,未花残莺老的景象,以及崔徽歌舞有余风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新的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解析】 “一落索·九日”是一首词,作者在上片中写黄花、秋风、西风等景物,下片则以“无钱持蟹”和“重阳”作结。这首词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表现了词人对重阳节的冷落和孤独感。 【答案】 ①“瘦得黄花能小”,意谓菊花虽已凋零,但依然娇小玲珑(形容菊花的瘦弱) ②“东篱云冷正愁予”,意为菊花虽美却因秋高而冷清,我因此感到有些忧愁(形容自己的心情) ③“犹幸是、西风少”
诗句:杨花终日空飞舞,奈久长难驻。 译文: 杨花(柳絮)整天在空中飘舞,无奈它们难以停留长久。尽管海潮只是暂时到来,但有它可以依托的地方。在紫府和碧云之间寻找归途,希望能相将离去。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比杨花与海潮的特质,表达了一种对爱情短暂而美好、不可捉摸却值得珍惜的情感态度。杨花虽然美丽但易散,象征着爱情的美好和脆弱;而海潮虽短暂但有依靠之地,象征了爱情虽然短暂却有着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