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雍来
诗句解析 1. 开岁三日南禅寺寻静荪话:这是诗的开头,表达了诗人在新年伊始,选择南禅寺作为拜访静荪的地方,进行深入的对话。"开岁"指的是新年的第一天,"南禅寺"是地点,"寻静荪话"则是行动。 2. 春鸟先春至,晓窗多好音:春天的鸟儿比春天先到,早上的窗户充满了美妙的声音。这句话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声音,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3. 感兹怀新意,孤往惬遥寻:感受到了这种新意
【解析】 本诗为五言绝句,共四句。首联“闻昔来颠仙,石卧晓复暮”,交代了棋盘石的地理位置和传说,诗人通过“石卧晓复暮”写出了棋盘石的奇特之处。颔联“我醉思弹棋,松风响何处”,诗人以“我醉”二字点出诗人因棋而醉、因酒而醉的心境,同时以“松风”两字写出了诗人在棋盘石下弹棋时所听到的声音。尾联“秋月照空山,云深不知去”两句描写了棋盘石下的景色,其中“秋月”“空山”“云深”都写出了棋盘石下的幽静之美
【注释】 笔架峰:即石门山,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吟豪涤砚池:指诗人以豪放的情怀洗刷砚池。吟豪,指豪放的诗风;涤砚池,指用豪放的诗句洗刷砚池上的墨迹,使之恢复清洁。 落笔摇层嶂:意思是说,在挥毫泼墨时,笔势雄健如翻动层层山峰。 渺焉怀古人:意思是说,在想象中怀念古代的贤士。渺焉,意思是深远的样子。 青苍上:意思是说,仿佛置身于青色的山峦之中。青苍,颜色深青,形容山峦的颜色。
注释:石门十二景之三,是描绘白云洞的诗。 译文:想要询问洞中有没有丹药,却因草迷住了洞口的路。 带着篮子采紫芝时,回头一看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没有见到仙人来,只有白云还在山洞里停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白云洞中寻找丹药的经历。他原本想要问洞中是否有丹药,但因为草丛迷住了洞口的路,所以没能顺利找到。当他带着篮子去采紫芝时,发现已经错过了最佳时间,夕阳即将西沉,于是急忙返回。由于没能见着仙人
【注释】 忆庭中樱桃:回忆庭前种下的樱桃树。 青山罗列云边住,碧溪弯环屋后去:形容山峦叠翠,绿水绕村,景色秀美。 中有幽人心独闲,庭前手种樱桃树:庭院中的小树就是当年栽的樱桃树,它象征着主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喜爱。 昨岁东风开满枝,好鸟啼断催春思:去年春天,春风拂动着树枝上的花朵,鸟儿在歌唱,仿佛在催促人们去感受春天的温暖。 频招良友欢对酒,盈觞交劝谁能辞:邀请朋友们一起喝酒
【注释】 莲花洞:即“莲花峰”,在庐山东林寺西侧。相传为晋代僧人慧远所开凿,因山形酷似莲花瓣而得名。石门:指庐山东林寺。十二景之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庐山景色的诗。全诗共四句,前三句写景,末一句抒情。 “谁诵青莲句,莲花忽尽开”。诗人在游览庐山时,看到莲花峰上的莲花洞,洞口有一座古寺,寺内有一尊大佛,佛像周围有许多青苔。诗人想:“这些青苔就是当年那位和尚诵读‘莲花’两字而开凿出来的吧
注释: - 抱膝深谷深:抱着膝盖坐在深深的山谷中。 - 人与石俱癖:人与岩石都成了癖好(指沉迷其中)。 - 书卷天容老:书卷就像天空一样宽广,让人感到岁月的沧桑。 - 读罢已忘夕:读完书籍已经忘了时间,傍晚时分。 - 苍茫对长松,翠拥山痕碧:面对着苍茫的大松树,周围被翠绿色的植被环绕,形成一片碧绿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在石门十二景之一的读书岩中
【诗句释义】 石门十二景诗 其八 钓鱼石 古人耻钓名,浩荡卧江水。:古人因为贪图名利而垂钓江湖,但他们都沉浮其中,没有能够安然的度过一生,最后落得个悲惨的结局。他们虽然在江湖中钓取功名,但却无法真正享受其中的滋味,因此都对这种生活方式感到羞耻。 崖端奠巨石,风波此不起。:在山崖的边缘上放置了一块大石,即使有大风大浪也无法使这块石头翻起。这里的“风波”指的是江湖中的波涛汹涌,“此”是指这块石头
【译文】 石门山有十二个美景,其中第十一景是响月坡。横着竖着的石头中,一片平坦广阔。我来时已经远离尘世,踩着云彩频频独自前往。在秋月下,翛然自在,零散地泻出月光,发出响声。 【注释】 响月坡:石门山的第十一景。因山中有石壁,如钟鸣声般发出声响而得名。 横写竖石中:指石门山中有许多横竖交错的岩石。 一片削平广:形容山坡广阔平坦。 我来绝尘襟:我来到此处,已远离尘世,心无杂念。 蹑云屡孤往
石门十二景之九:水帘洞幽深的洞穴紧闭在阴森的山崖之后,我日夕在这里欣喜地躺下来。 雨后泉流倒飞泻如瀑,雷声隆隆走遍了洞内的每个角落。 初升的太阳穿透树林缝隙,水帘像珍珠一样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