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蘅芳
【注释】 贯:穿。流波怨落红:形容落花纷纷,如流水般逝去。 怜虫:怜悯的虫子,这里比喻自己。 笙歌呖乱:笙箫笛管声声入耳使人愁。 摩挲:抚摸、把玩。 检点:察看。 冰弦:琴弦。 古铗:指宝剑。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年华易老的悲叹。 首句“贯向流波怨落红”写落红飘零的情景。贯向,即贯穿。 次句“年来我似可怜虫”写诗人自比为可怜之虫,暗寓自己被时间抛弃,感到悲哀。 三
诗句原文: 才卸征鞍小息肩,匆匆又着祖生鞭。羊肠经惯奚辞险,马足虽疲尚肯前。 译文: 刚刚卸下战马的鞍具休息片刻,又急忙套上祖生的马匹出发。我经过了许多艰险的地方,已经习惯了,即使马疲惫了,仍然愿意向前行进。 关键词解释: - 征鞍: 指战马的鞍子。 - 祖生鞭: 祖生的马鞭,可能象征着出征或旅途中的角色。 - 羊肠: 形容曲折狭窄的道路。 - 奚辞险: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当年百战奏奇功 - 描述诗人过去的英勇事迹,通过百战来强调其功绩的辉煌。 - 关键词解释: 百战 - 多次战斗;奏奇功 - 取得显著的成绩。 - 赏析: 此句表明诗人曾立下赫赫战功,是对他军事才能的一种肯定和赞美。 2. 九派江流血尽红 - 描述长江沿岸因战争而血流成河,景象凄惨。 - 关键词解释: 九派江 - 指长江的九条支流;流血尽红 - 形容血流得到处都是
过齐河作 云气苍茫黯海漘,征车历辘古河滨。 无须灵镜驱山魅,只少明珠避路尘。 梦里家山喧鼓角,雨中楼橹蔽荆榛。 鲁连不作田横死,屈指论才有几人? 注释与赏析 - 诗句一:云气苍茫暗淡的海水平线,古代车轮在河滨边行驶的声音。 - 译文:天空中的云层显得深沉,遮蔽了大海的水平线,我乘坐的马车在古老的河边道路上缓缓行进。 - 关键词:云气苍茫、沧海水平、古河、车轮声 - 赏析:
以下是对无题五首之其三的逐句释义、译文、诗句和关键词注释: 1. 释义: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女子在失望中的孤独与哀愁,表达了对爱情无法实现的痛苦。诗中的女子因男子的离去而感到悲伤,她的失望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全诗以“无题”为标题,暗示了作品的隐晦与难以解读性。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2. 译文:谁将窃遁费疑猜?辜负仙人玉镜台。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理解其意思,再根据注释和题目的要求作答。“短鞭着力常愁折”,句中关键词“愁折”是关键词,“愁”是关键词,“着力”是关键词。 【答案】 译文:“我明知世路多艰险,便向幽燕远游。”用衣袖挡风尘莽莽,心上挂着南国的梦。短鞭用力常常折断,长毂鸣叫似有忧愁。何需频频回首,青齐山色正迎眸。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旅人远游的诗
【注释】 ①天心:天命之心。中国:指长江下游地区。长星:二十八宿之一,又称太白星,古人认为主兵事。女牛:指织布的女工,这里指织造女工。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春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又雇渔船至安庆,作五首纪行诗中的第四首。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明朝灭亡的惋惜,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清朝统治下江南地区的复杂感情。 前四句写江南地势险要,扼守长江,有天险之利。“大将声威压九州”
狐鼠凭依已十年, 金陵王气渺如烟。 覆师痛戒前车辙, 得势喧传下濑船。 注释: 1. 狐鼠凭依已十年:狐狸和老鼠已经依附了十多年。 2. 金陵王气渺如烟:指南京(金陵)曾经是帝王之都,如今只剩下淡淡的历史痕迹。 3. 覆师痛戒前车辙:比喻要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 4. 得势喧传下濑船:形容当权者因为得势而受到人们的吹捧和传播。 5. 拭目谛观新壁垒:用眼拭去尘埃,仔细观察新的防御工事。 6.
这首诗是杜甫在旅途中所作的,共四首,这里选的是第四首。 “历尽青山怨路遥,带围渐减旧时腰。”这两句的意思是:经过了许多的山山水水,我的心情也随着道路的遥远而变得越发沉重了,腰带也渐渐松了。这里的“带围”是指腰带,“渐减”是逐渐减弱的意思。 “南方香草徒惆怅,北地花枝更寂寥。”这两句的意思是:南方的花花草草虽然美丽,但我却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惆怅;北地的花枝虽然孤独寂寞,但也有一种别样的美
【诗句解释】 1. 梦里年华客里天:梦中的时光,如同在异乡度过的岁月。 2. 蓬飘萍泊更谁怜:漂泊不定,无人可怜。 3. 齐纨似雪堪裁扇:形容女子皮肤如雪般白皙,可以裁剪成扇子。 4. 燕女如花解弄弦:形容女子如花似玉,能弹奏乐器。 5. 雁足尚羁千里信:虽然雁足被系着,但还能传递千里之遥的消息。 6. 马蹄已破万山烟:形容马跑得非常快,以至于穿越了万山之巅。 7. 比来我亦疲鞭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