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蘅芳
数拳奇石四时花,两手挥成是一家。佳话流传人共羡,海盐张氏海宁查。 注释: - 数拳奇石:描述石头的奇特和稀有。 - 四时花:四季都有鲜花盛开的景象。 - 两手挥成:形容某人技艺高超,能以双手挥洒自如。 - 海盐张氏:海盐地区的张姓家族。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华蘅芳为查雨亭题写的《遗峰补卉册》中的一首,描绘了查雨亭所居住的地方自然景色的美丽和他个人的精湛技艺
注释:故国楼台一半已被毁,只能勉强飞到蓬莱。在玳瑁梁上呢喃细语,却没有把雏鸟带到海上来。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海燕自喻,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首句“故国楼台半作灰”,描绘了故国的楼台已半成灰烬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深怀念。次句“双飞勉强到蓬莱”,则写出了海燕虽然努力飞行,却只能勉强到达蓬莱,这既表现了海燕的无奈,也暗含了诗人自己的处境。三、四句“玳瑁梁上呢喃语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和乩仙(刘将军)的对话,表达了对人生、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下面是对每句的逐条释义: 1. 明灯熠熠香成灰,灵符飞去诗魂来。 - “明灯熠熠”形容灯火辉煌,“香成灰”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灵符飞去”则象征着某种力量或影响的消失,而“诗魂归来”则表明诗人重新找回了创作的灵感和活力。 2. 为言昨宵洞庭晏,坐有佳客同倾杯。 -
【注释】 ①淮阴:指韩信,字子房。陈仓:地名,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南。貔貅(píxiū):传说中一种能食虎豹的猛兽,比喻勇猛善战的军队。出陈仓:出师作战。不善将兵:不善于用兵。将:率领、指挥。将:统率,指挥。善将将:善于用兵。 ②“平秦”、“走魏”二句:此二句说韩信率军平定了秦朝和魏国。成奇勋:建立了奇勋。咸阳京索犹纷纭:咸阳,即秦都城,位于长安东面。京索:指京畿地区。纷纭,多事、复杂。
已三年辍咏歌,披图涕泪忽滂沱。 先人亦有倪黄癖,不及君家韵事多。 注释: 1. 我已三年:诗人已经三年没有吟咏歌唱。 2. 披图:打开书页。 3. 涕泪忽滂沱:眼泪忽然大颗大颗地掉了下来。 4. 先人亦有倪黄癖:他的祖先也有收藏绘画的习惯,但和诗人相比,他不如诗人家中的画作多。 5. 不及:不如。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文人华蘅芳为查雨亭所作的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
【注释】 徐君雪村:指清代诗人徐灿,字雪村。青铜矛:古代兵器之一,用铜制成。叩门:敲门。话夙昔:谈论过去的事情。相交:相互交往。略形迹:观察其形状、痕迹。置酒:摆上酒宴。叙离怀:表达离别的情怀。挑灯:点亮灯火。度:度过。示我古铜矛:给我看这把古铜制的武器。云:说……。自土中获:从土中得来。两刃若剑芒:两个刀刃如同剑一样锐利。中空背起脊:中心是空的,两侧有脊梁。权之重三锾:测量它的重量。三锾为一斤
【注释】 匣剑:剑插在剑匣里。久沉埋,长久地被埋没。利器:锋利的武器。挟以走四方:用它来行走四方江湖。茫茫将何之:茫然不知将去往何处。狂寇方跳梁:指叛乱的敌寇正在猖狂活动。军书旁午驰:战事频繁,文书往返不断。赖汝扶倾危:全靠你扶持我渡过危难。 【赏析】 此诗前二句说宝剑虽然锋利但无人知晓,后二句说宝剑虽然锋利但无用处武之地,最后两句则说宝剑虽然无用处武之地却有其特殊的作用
首先我们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 诗句 1. 颊上添毫惯写真,全从阿堵写精神。 2. 愿将百幅藤溪纸,留得昙花一现身。 3. 碎锦画谱四首,其三。 译文 1. 脸颊上添加笔触习惯描绘真实,全部都是通过这个“物”来表达精神。 2. 希望能用一百张藤溪纸,留下昙花一瞬间的出现。 3. 这四首是“碎锦画谱”中的第三首。 注释 1. 颊上添毫:脸颊上加笔触的意思
【注释】 伊予丱角初:伊予,指我;丱角,指童年时代。 辅读数卷书:辅助诵读几本书。 诗成自吟哦:诗作完成后,自己反复吟诵。 竭来年少壮:竭来,年老的自称。 扪腹惭空疏:扪,用手按;腹,腹部;惭,惭愧。 陈编日含咀:陈编,旧书;含咀,口中含着。 终宵坐兀兀:终宵,整夜;兀兀,形容专心致志的样子。 嗜古笺虫鱼:嗜,喜欢;笺,书信;虫鱼,古代的字画;这里指研习古代书法、篆刻等。 欲以奥博骋:奥博
诗句释义:矾山绢海喜临摹,过眼云烟只自娱。 译文:矾山的绢海喜欢临摹,眼前的云烟只是自我欣赏。 赏析:华蘅芳的诗作《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其二》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更蕴含着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思考。在创作过程中,诗人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融入其中,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诗意和哲思。通过细致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