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宝蘅
采香经过西陵路。 【注释】: 采香:采撷香料,泛指女子沐浴后用花水沐浴。这里指女子。 西陵:地名,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南。 【赏析】: 词人在《齐天乐·咏梅》中曾写有“小楼消息,夜来记得初横玉笛”之句。此词的首句“采香经过西陵路”,即是以“采香”代指“小楼”。 画船载来春绪。 【注释】: 画船:彩绘的船只。 春绪:春天的情思。 【赏析】: 词人与情人分别以后,常常思念着她,他想象着自己乘坐着彩绘船只
注释: 1. 八节长欢 其一 :这是诗题,表明这是一首关于元宵节的诗歌。 2. 鹣庵书示元夕词,次韵奉和:这是诗人收到朋友的书信后,按照其风格进行创作,并加以奉和的诗句。 3. 莽莽尘寰:形容人世间的纷扰复杂。 4. 众人皆扰,有客能闲: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都在忙碌中度过,只有我这个客人才能保持悠闲自在的状态。 5. 感时惊病久,思归放愁宽:意思是说在这个时期里,我被疾病所困扰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声声慢·听雪》。以下是对诗句的解释: 1. 声声慢(xīn sēn suǎn): 这是一首描写雪景和抒发内心情感的词。"慢"在这里指的是词的调子,即慢板。 2. 听雪限九十七字仄韵(tīng xuě xiàn bā cí yǐn jué):辛弃疾在这首词中以“九十七字”为限来创作,这是一种特殊的创作手法,使得作品在字数上具有一种特定的韵律感。 3. 叠幕生寒(dié
生查子 为孙正刚题汪公严画少陵诗意册“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山静夜深沉,水月相磨荡。 俯仰自空明,不倦幽人赏。 尘事不关心,一笑怜疏放。 此景无时无,吾欲从之往。 注释: 1. 生查子:词牌名,又名“玉楼春”、“惜花春起早”等,属于中唐五代时期流行的一种词调。 2. 为孙正刚题汪公严画少陵诗意册:“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这是一幅描绘深夜景象的画作,画面中有一轮明月高挂在山顶上
定风波 和正刚病中夜起韵 注释: 1. 去后留香坐席温:离开之后,留下的香气仍然温暖如初。 2. 书来益令想清尘:书信的到来让我更加思念那些尘封的记忆。 3. 底事带围新减寸: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腰带(代表身材)的宽度减少了一寸? 4. 小病:轻微的疾病。 5. 散花丈室为回嗔:在空旷的房间里散放鲜花,试图平息心中的愤怒。 6. 夜起孤吟应袖手:独自深夜起来吟诗时,我袖着手。 7. 三九沉阴
鹧鸪天 社题,春感 昨夜东风拂翠帷。 漏长灯尽梦参差。 朝来寒减偏慵起,怎奈心绪不自知。 看镜懒,卷帘迟。 检书读画总支离。 刚拈筠管旋抛却,又展楸抨复败棋。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又名“思佳客”、“半死桐”等。双调,四十五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社题:即在庙中题咏。 翠帷:翠色帷幕。 漏长灯尽:古代计时方法,漏壶滴水计时,一昼夜一夜,共一百刻;每刻滴下一滴
【注释】: 丑奴儿令 敏庵丐哥齐来乞书,赋此寄之 三年远别春风面,每遇孙郎。便说周郎。道是相思日月长。 词人自古多游蜀,杜老歌行。务观篇章。努力名声爱景光。 【赏析】: 本诗为作者在朋友的请求下所作的赠书诗,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首句“三年远别春风面,每遇孙郎”,用典表达离别之情,其中“孙郎”指代朋友,“每遇孙郎”即每次相见时都提及此事。次句“便说周郎。道是相思日月长”
八节长欢 其二 鹣庵叠前韵见和,并为贱辰预祝,季迟亦叠韵见投,率和报谢二公。 译文:八节长欢之二,鹪庵用前韵作答,我为他提前祝寿,季迟也用韵作答。我们一同快乐地生活余年。 一落尘寰。 行年八十,既寿而闲。 译文:我已步入尘世,已到八十岁,既有长寿,又很清闲。 昔为名利役,未识地天宽。 如今老向万人海,尚许吾蛩处其间。 赢得行歌燕市,看弈长安。 译文:过去我被名利所困扰,不知道世间的宽广
岁月流转,春意依旧。 岁岁暮春天。 此句描绘了每年春天的重复与恒久,象征着时间虽流逝却仍旧保持着某种恒定的美。诗思多悭。 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灵感的匮乏,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分离或是其他情感上的纠结所致。 偶来琼岛液池间。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偶然来到美丽的岛屿上,享受着宁静的时光。未忘永和当日事,特异暄寒。 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并未忘记故乡的美好,特别是那些特殊而温馨的记忆。一自解征鞍。
这首诗是一首词,作者在这首词中回忆了与某人的往昔。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古柏经霜碧,斜阳向晚红。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一幅画面。古柏在经历霜雪后依然保持着碧绿的颜色,而斜阳在接近傍晚时分呈现出红色。这里的“古柏”和“斜阳”都是自然景观,通过对比它们的不同颜色来描绘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耄年情兴少年同。 第二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虽然自己已经年迈,但内心的情感和年轻时并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