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宝蘅
诗句释义 1. 荷院风回,柳堤波暖,今朝何处行觞。 - 荷院风回:荷院,指荷花池塘边的院落,风回即风吹过之意,暗示着环境之和谐。 - 柳堤波暖:柳条摇曳,湖岸波光粼粼,温暖如春。 - 今朝何处行觞:今日的聚会地点在哪里?行觞即饮酒作乐,表达了作者对相聚时欢乐场景的怀念。 2. 华发苍颜,倦游好是还乡。 - 华发苍颜:形容岁月留下的痕迹和年老体衰的状态。 - 倦游:表示厌倦了四处旅行的生活
【译文】 云影如银流动在湖中。 正当玉露初降,荷花清丽清凉之处。 满斟碧霞酒杯,有词仙留连不肯离去。 王城游戏娱乐,曾经观看歌舞甲戏。 相与。 论楚材、自有千古。 灵光岿然二老,和天琴、同赓丽句。 八表尘昏,历历鸡鸣风雨。 运际贞元,寿同旗翼,中流抵柱。 堪共语。 光芒万丈文府。 注释: ①石湖仙:指苏轼的《石湖仙》诗。竹勿年:苏轼字子由,弟苏辙字子由(幼名正之),故以竹为字。寿竹:祝寿的诗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全诗以夕阳、江潭柳、茂林遗稿等意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命的感慨。 夕阳斜掩江潭柳,萧疏似吾衰老。 这句诗描述了夕阳斜照下的江潭柳树,显得萧疏而衰老。诗人用“衰老”二字来形容自己的生命状态,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和感慨。 往日翊风流,只春波曾照。 这句诗回忆了过去的自己,曾经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然而,如今已年老体衰
解析 诗句释义: 1. "多刺何须恨,留鳞为护鲜。" - 描述了鲥鱼身上带有许多锋利的刺,但人们并不因此而感到厌恶。因为鱼的鳞片可以帮助它保持新鲜,所以没有必要去责怪它的多刺。 2. "清腴不受俗人怜。" - 指鲥鱼肉质鲜美,不需要被世俗的眼光所怜悯。 3. "说着江乡风味口流涎。" - 当人们谈论到江南水乡的风味时,会情不自禁地流口水。 4. "故国三千里,流人二十年。" -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阕写花,下阕写人。首句“深院停阴”点出环境:在春日的庭院中。接着写海棠花:“曲栏凭昼。”是说倚栏凭眺,在长廊之下。“海棠”即“佳丽”,“不放胭脂透”,言其花如佳丽一样艳丽,却不施脂粉。第三句“单衣初试怯轻寒”是说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穿着单衣的人有些怕冷,所以感到怯寒。第四句“亭亭却道今年瘦”是说虽然春天来了,但身材苗条的人却感到自己比往常更消瘦了。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张先的《大圣乐·咫社月课》。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赏析: 大圣乐 咫社月课,依玉田体,散仙先成,依韵和之。 憾户风严,逗帷霜劲,更增寒趣。 拥小炉细拨残灰,领略煨竽。 往事都忘何处?夜未央芜编展,且欹枕搜寻余几蠹。 月又吐。 映窗外秃枝,横斜如许。江郎惯吟恨赋。 有多少贪痴生怨苦。任触蛮争斗,色龙曼衍,装点江山歌舞。 却笑老来闲无事,向谁检神方教景驻。 东华路。待春入万家烟树。
【注释】: 1. 生查子:词牌名。又名“碧玉箫”、“秋夜月》、《忆真妃》等;双调,五十四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仄韵。 2. 和韵:指依韵律和押韵的格式填词。 3. 花不见人:花儿开放,而你却看不见我。 4. 抛却闲歌舞:你抛下了那些无聊的歌舞。 5. 花落转逢君:花儿落了,我却在另一个地方偶然遇见了你。 6. 休把春情露:请不要将你的春意表露出来。 7. 春情似绿波:我的春情如同绿波一样。 8.
这首诗是蔡息庵的《金缕曲》,下面是逐句翻译: 文恪当年宅。 在城西,四牌楼畔,当街庙侧。 石老娘标胡同号,犹是明朝遗迹。 认第二大门路北。 坊巷方隅分明记,有鲤庭,桃李尝趋集。 数年序,已逾百。 王郎往昔侨居日。 我曾经,追陪觞咏,升堂入室。 庭院幽深花树盛,窈窕浓青蒙碧。 有几许,养翁亲植。 草木何如人寿永,问青杨,旧馆谁能识。 循残纸,感而述。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1. 文恪当年宅。
《浣溪沙·正刚以岁寒词隐图,属题徘词》是一首描绘雪景和诗人情感的词。现提供其原文: 雪压虬枝特地寒 只宜郊岛耸吟肩 如何著个面团团 译文: 雪压着虬曲的树枝显得格外寒冷。 这场景只应出现在遥远的郊野或海岛之上,使人忍不住要吟咏。 为何要将这样的美丽画面画成圆形呢?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雪中虬枝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注释】 1. 花朝:春天的一个节日,即“百花生日”。 2. 双屐理:整理鞋上的两只木齿。屐(jī):有两齿的鞋,古代一种便于行走的鞋。 3. 一筇(qióng)支:拄着一根手杖。筇:竹制的手杖。 4. 莫徘徊:不要徘徊不前。 5. 俊赏:美好的景色。 6. 佳期:美好的时光、良辰美景。 7. 柳絮:柳树的嫩芽像棉絮一样。 8. 桃枝:桃花的枝条。 9. 荡春心:形容春天里心情的愉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