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浚
春日柬瘿公 西山连日黛眉攒,斗换星移欲语难。 骑岁放晴消薄凇,五更回梦觉春寒。 峥嵘士气吾当贺,褦襶朝官兴傥阑。 持向瘿公索诗句,应从物外赏孤欢。 注释: 1. 西山连日黛眉攒:形容春天时西山的景色,像眉毛一样堆积在一起。 2. 斗换星移欲语难:形容时间流逝,如同天体运行一般,让人感到言语难以表达。 3. 骑岁放晴消薄凇:形容天气转暖,积雪融化的情景。 4. 五更回梦觉春寒
【诗句注释】 深宵:深夜。刁斗:古代军用信号器,形似壶而大,有柄,夜间敲击以警醒守城士兵。钟室:古时宫廷的仓库。呼天:向天呼喊求救。百旅:指众多部队。缚虎:比喻善于捕捉敌人,如能成功则容易。固知难少缓:固然知道困难不小,但应该缓图。养鹰:喻指善养士卒。微叹:微微叹息,含有惋惜之意。爰书:公文、法令。断山谁撼:谁能够动摇山岳。狡窟:狡猾的巢穴。新移:刚刚迁移。狗可烹:可以烹煮的狗。赤舌:红色舌头
诗句翻译:微风吹过,传来的消息难以表达,踏着地吟唱的歌声弄脏了酒席。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如“翻使倾城称绝色,谁令空谷迓佳人”等诗句,都展现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静中明镜翳飞埃,素质成缁绝可哀 - 释义:在宁静的环境中,明亮的镜子被尘埃遮蔽,显得有些悲伤。 - 译文:在平静的环境下,那本应明亮的镜面被尘埃遮蔽,让人心生悲戚。 - 注释:“素”即白色。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镜中景象的变化,传达出一种寂静中的悲凉感。它暗示了环境的宁静反而让人更觉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2.
秋怀夭袅已如丝,永夜清歌祗蹙眉。 凤去台空难驻恨,燕归梁好待添诗。 注释:秋天的思绪缠绵细长,就像丝一样,在漫长的夜晚听到歌声,只能皱眉叹息。凤凰飞走后,空旷的台阁让人难以驻足,我在这里深深地怀念着;燕子归来后,美丽的屋梁又可以增添新诗了。 千场弦管幢幢过,别样风情悄悄悲。 独有罗虬慵索句,城南小史别经时。 注释:无数场弦歌和管乐声声入耳,它们带给人们的是别样的忧伤,悄悄地让人悲伤
遥集楼晚眺 西风瑟瑟雨如丝,迎面西山翠皱眉。 天外高楼来远恨,秋中残角入新诗。 注释: - 西风瑟瑟雨如丝:描述秋天的天气特征和自然景观。 - 迎面西山翠皱眉:描绘了诗人面对西风、细雨和西山时,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以及内心的忧郁。 - 天外高楼来远恨: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 秋中残角入新诗:暗示了诗人在孤独中创作诗歌的情景。 译文: 秋风萧瑟,细雨缠绵如同牛毛
健儿身手国殇魂,功罪峥嵘待史论。 大树可曾思让爵,幽兰终竟忌当门。 生全首领朋侪愧,死锡铭旌礼遇尊。 成败一邱狐貉耳,漫从屠醢说疏恩。 注释: 八月十六日作 其二:指作者在八月十六日所作诗的第二首。 健儿身手国殇魂:强壮的战士为国家而牺牲。 功罪峥嵘待史论:功绩和罪行都值得后人评说。 大树可曾思让爵:大树是否考虑过让出自己的爵位呢?这里比喻那些有功劳的人。 幽兰终竟忌当门
【注释】 东城:古称“东都”,洛阳的别称。 两弟:作者有兄弟二人,此处指作者的两个弟弟。 归途:从学校归来的路上。 怃然:怅惘的样子。 小车轣辘(huán lù):车轮滚动的声音。 斜巷:狭窄曲折的小巷。 寒檐:冷雨滴落的屋檐。 为:帮助。 看云犹喜对床眠:看到天上的云彩,仍喜欢与兄长同榻而眠。 背城草绿宜娱目:背靠着城墙,草已经长绿,适宜观赏。 近野风严重着棉:靠近田野,风吹得严实,裹着棉衣。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理解全诗意思,然后结合注释,从内容、情感、手法等角度分析,最后进行赏析。 “早怜盲俗须人纪”,意思是:很早就可怜那些瞎了眼的习俗必须由人来记录。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要为这些盲俗作记录的愿望;“手挽颓流作世师”,意思是:用手挽住了颓废的风气作为社会的指导者。这句是说作者想挽正社会风气,做社会的指导者。 “此意震奇天所忌,江山摇落怅归迟”,意思是
薄暮游天坛书所见 曾经作为百年郊祀的圣地,如今萧森的树木被白雪覆盖。 钿车雷响却无法沟通,珠帘下的女子面容光彩照人却不掩尘垢。 游客们哪里能理解过去的仇恨,华丽的屋檐又是为了观赏春天而建。 我身体有病不想去感受苍茫之感,到处都是春花正盛,春天的气息弥漫。 注解: 1. 薄暮游天坛:薄暮时分游览北京天坛公园。 2. 曾:曾经。 3. 百年郊祀地:指天坛曾是皇帝祭天的地方。郊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