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仲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具体的诗歌进行理解分析。 此诗为挽联。上联写何睿斋的品德,下联写何睿斋的际遇,两句对仗工整。“隐德盼枌榆,生子允成名进士”:何氏家族有德望,后代子孙有才华,成为名门士子;“仙踪渺鸾鹤,登堂顿失古耆英”
【注释】 挽范熙溥联:这是一首挽联,上联是悼念范熙溥,下联是哀悼自己。青琐朝班,想指皇帝的宫廷生活;黄垆酒伴,指自己的晚年生活。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对友人范熙溥的挽词。上片先写其为官时的情况,下笔便写他“慷慨谏书传”,说明范在朝廷中敢于直言劝谏,为国家尽职。次句写范在宫中的生活。“想青琐朝班”一句,用典出自《晋书·傅咸传》“(傅)咸为尚书令,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坐不据床
【注释】 懦者:指软弱的人。顽者:指顽固的人。恂如:形容人的品行端庄。霁月光风:比喻品德高尚,行为光明磊落。钦茂叔:敬仰茂叔,即茂为人师表之德。谦而尊:谦虚而又尊贵。和而介:平和而不傲慢。门庭清绝:形容家风清廉,不招非议。泰山北斗:比喻崇高的威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林士傅的赞誉,赞美他为人正直、谦逊,品德高尚,行为光明磊落,有“茂叔”之风。同时赞扬他的家风清廉,不招非议
挽联(挽联),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对联形式,用于吊唁死者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特点是上下句字数相等、平仄对应、词性相当、意义相关、声韵协调。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意气少年场,记铜台走马,紫陌看花,落落前尘,已矣一杯燕市酒 注释:“意气少年场”指年轻时充满豪情壮志的场所。“记铜台走马”,指在铜台(古代地名,今北京附近)骑马的情景。“紫陌看花”,指在紫陌(古代道路名称
【注释】 挽王凯泰联:这是一副对联,上联是赞颂王凯泰的政德;下联则是赞扬他的治学和道德。正己率属:端正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带领下属。勤政爱民:勤于政事,爱护人民。并代循声配清惠:在历代中,他都是循声而应的清官。养士崇儒:培养人才,尊崇儒家学说。通经致用:精通经书,用以实践。一家硕学接楼村:他的家族中有众多才学深厚的人。 【赏析】 这副对联,上联是赞颂王凯泰的政德,下联则是赞扬他的治学和道德
【注释】 挽:劝。万某:即万俟光烈,南唐大臣。联:指对联。莲叶为舟,大士渡来君渡去:莲叶是船,佛祖渡你我过去。大士,梵语“阿弥陀”,即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又称“接引佛”。 荔支(lizhi):荔枝。 浮生:飘忽不定的人生。如梦:像梦幻一样。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诗中以莲叶为舟,大士渡来君渡去,寓意人生苦短,应当珍惜当下,及时行乐;又用荔支下酒,浮生如梦醉如仙,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人生的虚幻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郑邃岩的挽联。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玉树竟生埋,可堪穗帐招魂,夜半琴声悲寡鹄 - “玉树”指的是高傲挺拔的树木,这里比喻郑邃岩的才华和气质。 - “竟生埋”意味着他的英年早逝。 - “穗帐招魂”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用穗子编织成帐篷来招唤亡灵。 - “夜半琴声悲寡鹄”中的“寡鹄”指的是孤独的鹤,这里形容郑邃岩生前孤独而凄凉的生活。 2. 昙花刚一现,从此云亭问字,堂前元草泣童乌
【译文】 封侯之家,射策之才,追溯湖海豪情,曾悦买丝绣公子; 诗社前游,酒杯故侣,怅山阳日暮,不堪闻笛怆邻人。 【注释】 1. 挽饶仲卿联:是一首七言律诗,由四首七言绝句组成。每首绝句的后两句分别引用了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的诗句,“射洪收蜀主”和“山人应不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或地方的感慨。 2. 溯湖海:溯本指逆流而上,这里指回顾过去。湖海泛指江湖大海。 3. 曾悦买丝绣公子:曾悦
【注释】 挽吴桐云妻联: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悼亡诗。吴桐云,诗人之友。妻,指作者之妻,姓吴,名桐云。 湘灵:即湘夫人,传说中的湘水女神。 斋奠万钱:斋,祭祀前沐浴更衣;奠,祭献。万钱,极多的钱财。 海上仙山:泛指神仙居所。 楚些:楚辞中的一种诗歌形式。 旌旗千骑:指军队。旌旗,古代军用旗帜;千骑,形容军队众多。 江南春色:指江南春天的景色。 赏析: 首句“环佩望湘灵”,写景兼写人
【注释】 八十年青史女宗:指黄体芳的母亲。青史:史书,指黄体芳的家族史、功业史。女宗:女性中杰出的人物或家族。 数郊祁科第:多次考中科举,获得功名。 轼辙文章:指黄体芳的文章和行为。轼辙(shì zhé):文辞,文章,比喻才能。 诏经:皇帝所颁布的诏书,这里借指朝廷。 绛幔口传名世业:在绛色帷幔内传授给后人的事业。绛幔:红色帷幔,指祭祀等重大场合,也泛指庄重的环境。口传:口头传授。名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