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正
注释: 侍宴归来簇绛云,夜深冷露透猩裙。 阿环唤醒纱橱梦,间拂菱花照宿醺。 侍宴归来,形容女子被召入宫廷为皇帝侍宴的情景。簇,聚集。绛云,红色的云霞,这里指代宫女。夜深冷露透猩裙,深夜里,宫女的裙子上沾满了冷露,因为她们被召入宫后,就寝时没有及时更换衣服。阿环,宫女名。纱橱,纱帐。阿环唤醒纱橱梦,阿环在纱帐中醒来,回想起昨夜的侍宴情景。间拂菱花照宿醺,她用菱花镜梳理发髻
【注释】 送金汝潜使甘肃:指送金汝潜去甘肃做官。金汝潜,作者好友,曾任陕西凤翔府同知,后升为甘肃廉访司经历司经历,作者送他到甘肃任上。 甘泉:地名,在今陕西临潼西南。 烦君传语旧同游:烦你向老朋友转达我的问候与思念。 林泉:山林泉水,指隐士的生活环境。 山人:指隐居山林的人,这里泛指隐士。 朝簪: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头饰。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别之作。诗人与金汝潜自少年时期便有交谊,二人志趣相投
濯足 踏遍天涯两足存,西驰未定又南奔。 人间有水皆堪濯,何必沧浪一段浑。 注释: 濯足:洗脚。这里指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四海。 两足存:指到处留下了脚印。 西驰未定:向西奔驰还未决定方向。 未定:没有确定。 又南奔:向南奔驰。 沧浪:指沧江,即长江。 一段浑:浑浊一片,意指浑浊的江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四方,留下深刻印象后所写。诗中以“濯足”作题,形象地概括了诗人漫游四方的情景
【注释】 陈图南:即陈抟(音tuán),五代宋初道士。曾隐居华山,号扶摇子。传说其有神术,能乘气而游。后被召入宫,封光禄大夫。因不乐仕宦,又逃归华山。 “点检”句:点检,考核、查看。陈桥,在今河南开封西南。相传后周太祖郭威于广顺四年(公元954年)率兵南下时,路过汴河之陈桥驿(今河南开封市东南)时驻留,故称陈桥。鞭,用马鞭打马前进。这里比喻考核。 “先生”句:先生,指陈抟。白云眠,指神仙
霜染平江翠欲飞,波心夜半度灵妃。 可怜一掬苍梧泪,拭遍当年旧制衣。 注释: 霜染平江翠欲飞,波心夜半度灵妃。 可怜一掬苍梧泪,拭遍当年旧制衣。 【注释】 1. 霜染平江翠欲飞:霜气染红了平江江面,如同翠绿的树叶要飘落一般。 2. 波心夜半度灵妃:在夜晚波心渡过了灵妃。 3. 苍梧泪:指眼泪。 4. 拭遍当年旧制衣:擦去了过去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所创
注释: 白头关吏:指在潼关的官吏。诘:询问。 防秋:唐宋时期边防军驻防边境,以防边地发生变故。镇塞:把守边疆,安定边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绘了潼关的景象以及边防军的艰辛生活。首句“白头关吏诘来情”,描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关吏询问诗人的来意,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的无奈和尴尬。第二句“惭愧人人识姓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名字的羞愧和无奈,因为自己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四方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时,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灵槎”:指船。灵:神妙。槎:木筏子。传说天河与江汉相通,乘着槎可以渡过去。“渡江南”:即“过江南”。 第二句的意思是:想天上的风情就想到天上去了,好像真的到了天上一样。 第三句是说:还记得当年在扬州听霓裳羽衣曲时,我是多么地喜欢啊,但如今却不想与人谈论了。
【注】俞士栗:人名,俞大猷之子。紫芝,灵芝的一种,传说中仙草,比喻贤才。商山四皓,秦末四位高洁的隐士,钟山即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因有四皓隐居于此而称。 碧波晴映舞衣斑,家住秦淮占一湾。 碧波:指江水碧绿清澈。晴映:晴空映照。舞衣斑:指女子在晴空中舞动的衣裳上反射出斑驳的光影。秦淮:古时南京的一条河流,今称秦淮河。占一湾:占据一片水域之意。 莫道紫芝随处有,钟山原不是商山。 莫道句
诗句释义: - 扁舟东去背西风:扁舟,即小船;东去,向东航行。这里描绘了一幅小船逆风而行的画面。 - 数幅轻帆一望中:数幅,形容数量不多;轻帆,指船上的帆。一望中,表示视野开阔。这句诗描绘了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行驶,帆影摇曳的情景。 - 飞尽芦花雪欲下:飞尽,形容芦花飘落的景象;雪欲下,指雪花即将飘落。这句诗描绘了芦花被风吹散后,雪花开始飘落的场景,给人一种冬日即将来临的感觉。 - 带将秋色过江东
注释: 1. 曾倚东风嗅国香:曾经依靠春风嗅闻国家的香气。 2. 星轺此日度沅湘:乘坐星夜的马车,今天渡过沅江和湘江。 3. 于今客里看图画:如今身在异乡,只能看到图画了。 4. 搔首无言只自伤:无奈地挠着头,却不知如何是好,只能自我安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通过诗人对国家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诗人在春天的时候曾经凭借春风嗅到了国家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