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注释 折尽:折断;又逢:遇到。旧折:去年折的柳条,这里指前一年春天所折的柳枝;长条:细长的枝条。 相送别:互相送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京城长安时所作。诗人在长安时,曾折柳赠别。长安灞桥,即灞陵桥,位于长安城东门外。此桥为古都长安与东都洛阳之间的分界处,故又名“京兆营”。每当春风一吹,灞桥上的柳树便发出沙沙声响,仿佛在叙说离别的苦衷,因而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诗中描写的是春风吹动柳丝的景象
【注释】 摇:摆动。 青曳:青色的衣裙。 汴河:指汴水,即今河南开封以下的黄河。 浓比征袍:浓绿比作征人的衣色。 谩(màn):徒然。 柔条千万缕:比喻柳条千万条。 如何不解系郎船:柳树千万条,为什么都不能解下来系住情人的船?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情的七绝,全诗写得清新隽永、自然流走、朴素无华。 前两句“杨柳枝,青青夹岸低。依依袅娜拂横堤”,写的是春天的景色。首句点出杨柳
诗句释义: 1. 春来婀娜袅烟青 - 春天来临,杨柳树(柳)显得婀娜多姿,仿佛烟雾缭绕般朦胧。 2. 花落春江化作萍 - 花朵凋零后,落在春天的江河之中,变成了浮萍。 3. 随水东流飘泊去 - 随着水流向东漂流而去。 4. 比郎踪迹更无凭 - 与男子的行踪相比,这里没有任何可以作为依托的东西。 译文: 春风吹拂下,杨柳如烟,轻盈飘逸。当花开花谢,春意阑珊时,它落下了。那花落之后
注释: - 细叶如眉绿未匀:柳树枝条上的新芽细长,颜色像眉毛一样青翠而未达到均匀。 - 修眉浑似带愁颦:柳树的眉毛修长且似乎带着忧愁的表情。 - 输他桃杏东风里:柳树在春天的风中被桃花和杏花所超越。 - 不管南游北去人:不管人们向南或向北去旅行,柳树始终屹立在那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柳的形态和神态,生动地表现了杨柳坚韧、不屈、高傲的精神风貌。诗中的“柳”既是自然界中的一物
注释:柳树参差错落,有的垂在水边,如金色的丝带拂过碧绿的河水。这并非因为秋天容易使它们凋零,而是人世间离别太多的缘故。 赏析:这首诗以杨柳起兴,借杨柳的依依不舍和飘零不定,比喻自己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以杨柳的娇柔、婀娜、婆娑来表现自己的愁绪,用“不是”二字将杨柳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离别的痛苦与无奈感伤。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婉转,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
杨柳枝 · 辞 广陵杨花辞故枝,各自空条雨后垂。羌笛不知春自去,分明一曲月中吹。 【注释】: ①杨柳枝:唐代教坊曲名。 ②羌笛:指羌族民间乐器,因羌人善吹而得名。 ③月中吹:即月亮中吹奏笛子。比喻笛声高妙。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写景抒怀的抒情诗,借咏物抒发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二句写杨柳枝在春风中飘拂,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之情。接着写春天离去了,而那柳枝上的杨花还在雨后独自飘零
咏柳 城边客舍水边桥,柳色青青送寂寥。 无那春风不相惜,夜来吹断最长条。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城边客舍水边桥”:描述诗人居住的地方靠近城墙和桥梁,环境清幽,适合观赏柳树。 2. “柳色青青”:指春天时柳树的颜色为青色,生机勃勃。 3. “送寂寥”:表达了诗人因孤独而感到的寂寥之情,通过柳树的形象寄托情感。 4. “无那春风不相惜”:表达对春风中柳枝不珍惜其美好而吹断枝条的遗憾之情
注释:杨柳的枝条笼罩着烟雾,带着雨露显得绿意千般。柳叶刚刚长出,还经不起寒冷的天气。满腔的春情和无尽的春恨,不知道是谁在倚靠着阑干。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杨柳的诗,通过描绘杨柳的生长、变化和春天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首句“笼烟带雨绿千般”,描绘了杨柳被烟雾和雨水笼罩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迷离的感觉。颔联“柳叶初长不耐寒”,则点明了柳叶刚刚长出,却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寒冷
杨柳枝词 二月江城杨柳春,赠行那得几枝新。闺中只自怜攀折,不见杨花愁杀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春天里柳树的美丽和作者对柳树的深深怜爱。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柳树的深厚情感。诗中的“嫩于金色软于丝”形容柳枝的柔软细腻与生机勃勃的特质,“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则反映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以及对春光的珍惜。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
诗句释义 1. "春光晓渐饶,杨柳暗宫桥。" - 注释:“春光”指的是春天的美好时光;“晓渐饶”表示随着清晨的到来,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郁。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春天的景色渐渐变得明媚和生机勃勃,柳树在初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2. "嫩叶凝愁黛,纤枝倦舞腰。" - 注释:“嫩叶”指的是刚长出来的细长柳叶;“凝愁黛”形容新长的柳叶像是被忧愁笼罩的颜色;“纤枝”则是指柳树枝条纤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