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边客舍水边桥,柳色青青送寂寥。无那春风不相惜,夜来吹断最长条。
咏柳
城边客舍水边桥,柳色青青送寂寥。
无那春风不相惜,夜来吹断最长条。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 “城边客舍水边桥”:描述诗人居住的地方靠近城墙和桥梁,环境清幽,适合观赏柳树。
- “柳色青青”:指春天时柳树的颜色为青色,生机勃勃。
- “送寂寥”:表达了诗人因孤独而感到的寂寥之情,通过柳树的形象寄托情感。
- “无那春风不相惜”:表达对春风中柳枝不珍惜其美好而吹断枝条的遗憾之情。
- “夜来吹断最长条”:描绘了春风夜深时分更加猛烈,以至于吹断了长长的柳枝。
- 赏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杨柳枝·词》中的一首。诗中通过对杨柳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其自然美,还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首句:“城边客舍水边桥。”: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即在靠近城市与河流的地方有一座桥和几座客舍。这样的背景设置为后文的描写提供了场景基础,也暗示了诗人可能的游子身份或漂泊之感。
次句:“柳色青青送寂寥。”:诗人用“柳色青青”形容柳树的颜色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送寂寥”则表达了一种孤寂感。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情绪。
第三句:“无那春风不相惜。”:这里的“无那”可以理解为无奈或叹息的语气,表示春风似乎并不珍惜这美丽的景色,反而无情地将其吹断。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常和易逝的感慨。
最后一句:“夜来吹断最长条。”:这句诗以“夜来”和“吹断最长条”作为时间与动作的双重提示,增强了诗歌的动感和紧迫感。通过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示了风的力量,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叹。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有自然美又有人文情怀的场景中,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