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注释: 杨柳枝:指吴中地区,这里代指苏州。 杨柳吴阊千万枝:杨柳树在吴中地区生长得非常茂盛。 横塘风绾曲尘丝:横塘的风吹动着杨柳的枝叶,仿佛是一条长长的尘土带子。 不缘游子无攀折,总为情人少别离:没有因为游子的离去而无法攀折杨柳,总是因为情人的离别而少了一些相聚的机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杨柳在吴中地区生长得非常茂盛,横塘的风吹动着杨柳的枝叶,仿佛是一条长长的尘土带子
注释:杨柳的枝叶在十月依然轻寒,叶子尚未凋零,呈现出淡黄疏绿的颜色。虽然枝条短而瘦弱,却有着一种独特的姿态,让人感到可恨却又可怜。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雨点落在树枝上,形成了半腰的雨水。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杨柳枝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杨柳枝赋予了人类的情感,使其成为了一个有情有态、可恨又可怜的形象。这种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有了生动性和表现力。同时
注释:杨柳枝 杨柳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曳,在西蜀一带生长繁茂;竹枝乐的旋律悠扬动听,不要听它,去听听东吴的杨柳枝。到处春阴宜人可乘坐画船游览,哪个山村树梢上不飘扬着旗帜?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首句“君莫听”是告诫别人不要听“竹枝”,而要听“杨柳”。因为竹枝是西蜀的民歌,而杨柳则是东吴的民歌,两相对照,可以见出诗人对两地不同风俗风情的偏爱。次句“且听东吴杨柳枝”则进一步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
注释:飞花像翠蛾那样被风吹卷起来,柳枝摇曳着好像在颦蹙。浪花打过来就像萍儿飘来飘去一样让人烦恼不堪。还是洛阳东陌上春景更胜一筹,北风把花瓣吹得满路尘土飞扬。 赏析:本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柳絮图,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柳絮与洛阳风光相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美景及柳絮飘舞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杨柳枝 · 词 舞絮含愁入酒家,何因得近琐窗纱。春风万一无拘束,放去钱塘逐落花。 注释: 舞絮:像人一样随风起舞的柳絮。 含愁:含有忧愁的样子。 入酒家:飘入酒家的屋檐。 得近:得以接近。 琐窗纱:用细密的帘幕或窗纱。 春风:此处泛指春风的吹拂。 万:全部。 元:同“原”,本来、原先的意思。 无拘制:不受任何束缚。 拘束:限制,约束。 放去:放开,让它们自由地飞去。 钱塘:古称浙江,今杭州一带。
背立东风淡画眉,断肠烟雨一枝枝。隋宫汉苑春无主,莫向江南话别离。 诗句释义: 1. 背立东风淡画眉: - “背立”形容诗人站立的姿态,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坚韧。 - “东风”指的是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淡画眉”描绘了诗人淡妆的形象,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从容。 2. 断肠烟雨一枝枝: - “断肠”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感到的痛苦和无奈。 - “烟雨”营造了一种迷离的氛围
【注释】: 杨柳枝:词牌名。 南畔:指南方水乡,泛指南岸。 官河:即官河,是汴河的一段,在今河南开封市一带。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情的小令。首句“移栽杨柳受风多”写移植杨柳树的艰辛,次句“南畔行人北畔过”写行人南北经过,三句“莫道浮萍是飞絮”,四句“好随流水到官河”,写柳絮随风飘去,最终归入官河。全诗意境清丽婉约。 上阕起句点明主题,“移植杨柳受风多”一句,既写了杨柳被移植时的艰难曲折
注释:离别的宫殿别馆,短长的驿亭,都已忘却了江南旧日的春意。无论是哪里人家,都在门前种下杨柳,因为往来的人都会骑着马经过这里,所以人们会解开缰绳留下他们,让他们多停留一会。 赏析:此词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词作。上片写离别后对江南春日的思念。“离宫别馆”三句,点出离宫别馆,短长亭,都与别离有关。“是处”两句,承上启下,写柳树遍布天下,无处不有,而人们却因留恋不舍,纷纷在门前栽种杨柳,系马留人
杨柳枝 · 六首通州道中作至元四年春 金鞍晓拂枝头露,珠帽晴沾苑内尘。古来每见人悲树,如今却见树悲人。 注释:金色马鞍在早晨阳光下轻轻擦过柳树的枝条,露出晶莹的水珠。戴着珍珠帽子的人在晴天里,衣服上沾满了花园里的灰尘。自古以来,人们常常为树木悲伤,但如今却看到树木为人们感到悲伤。 译文:清晨,马儿在金鞍的装饰下轻轻掠过枝头,露珠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而那些戴着珍珠帽的人在阳光下
北客还乡二十年。来时杨柳故堪怜。 而今张绪生华发,手弄柔条一惘然。注释:北客:指北方的游子,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二十年:自元初至元四年,即公元1330年至1334年。杨柳:指垂柳。故堪怜:依然可怜悯惜。张绪:东晋诗人。因怀念妻子而作《华阳对》诗。华发:白发。柔条:垂柳的枝条。惘然:失意的样子。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首句点明地点和时间,说明是作者北归后二十年,来到故乡通州道中所感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