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杨柳受风多,南畔行人北畔过。莫道浮萍是飞絮,好随流水到官河。

【注释】:

杨柳枝:词牌名。

南畔:指南方水乡,泛指南岸。

官河:即官河,是汴河的一段,在今河南开封市一带。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情的小令。首句“移栽杨柳受风多”写移植杨柳树的艰辛,次句“南畔行人北畔过”写行人南北经过,三句“莫道浮萍是飞絮”,四句“好随流水到官河”,写柳絮随风飘去,最终归入官河。全诗意境清丽婉约。

上阕起句点明主题,“移植杨柳受风多”一句,既写了杨柳被移植时的艰难曲折,也写出了诗人对这种艰难的感慨。

下阕前两句写行人南北经过。“南畔”,指南方水乡,泛指南岸;“北畔”,指北方,即北方河岸。“南畔行人北畔过”,既是写实,又是写意,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

第三句“莫道浮萍是飞絮”承上启下,既是写景,也是抒情。“莫道”一词,有“不要说”之意。“浮萍”与“飞絮”都是漂泊无定之物,作者说“浮萍是飞絮”,实际上是说“不要以为飞絮就是浮萍”。这句诗表面看是对别人说的,实际是说给读者听的(“我”就是“你”),这既表明了诗人对世事的清醒认识,也表现了他超脱物外的旷达胸怀。“好随流水到官河”,“官河”,指大运河。这句的意思是说:柳絮虽然像浮萍一样漂泊,但它最终还是会随着水流,汇入官河。这是对前面两句“南畔”“北畔”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概括。

末句“好随流水到官河”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飘飞不定的柳絮人格化。柳絮本无知觉,却能随风而去,最后落到了官河,说明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着,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这首小词构思新颖别致,意境清新自然,语言平易通俗,风格朴素自然,具有鲜明的民歌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