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服牛秧未移,前者掠取称犒师。
南湖蓄鱼家贾贩,昨朝一网俱无遗。
味甘得计启贪虐,日揣编户钻其肌。
网罗已遍闾左右,根括流寓穷刀锥。
总兵三月官四易,方春殆若秋惨悽。
谁能反此思报国,建功何事不肯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东郊农民在春天耕田的场景,以及官府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
“牛鱼些”是整首诗的开头,这里的“牛鱼”指的是农田里的水牛和鱼虾。接着,“东郊服牛秧未移,前者掠取称犒师。”描述了东郊的农民们正在耕田,而官府却趁机掠夺他们的粮食和财物来犒赏军队。这里的“掠取”和“称犒师”都是对官府行为的讽刺。
“南湖蓄鱼家贾贩,昨朝一网俱无遗。”描绘了南方湖区的农民们正忙于捕捞鱼虾,但昨天的网却捕到了所有的鱼虾。这里的“俱无遗”也是对官府行为的讽刺。
“味甘得计启贪虐,日揣编户钻其肌。”描述了农民们虽然被剥削,但他们仍然努力工作。这里的“味甘得计启贪虐”是对官府贪婪和残暴行为的讽刺,而“日揣编户钻其肌”则是对农民坚韧不拔、勤劳勇敢的赞美。
“网罗已遍闾左右,根括流寓穷刀锥。”描述了官府已经将农民们的田地都收走了,甚至连他们的房屋也都被没收。这里的“根括流寓穷刀锥”是对官府无情无义、冷酷无情的讽刺。
“总兵三月官四易,方春殆若秋惨悽。”描绘了总兵官换了四个人,而春天即将过去,仿佛秋天一样凄冷。这里的“方春殆若秋惨悽”是对时局动荡、人民生活困苦的感慨。
“谁能反此思报国,建功何事不肯为。”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们的同情和对官府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报国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