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袍相国金虎符,左丞铁面赪虬须。
劫灰飞空海化陆,两公奋起全洪都。
武昌路绝荆淮饟,秦凉远隔黄河上。
秋风无雁到江南,百战孤城天下壮。
承平当日储两公,天岂无意生英雄。
神光夜夜动牛斗,仿佛气与微垣通。
九关梦寐传消息,归来饮马东湖碧。
湖边高士宅岿然,馀韵流风凛如昔。
山川间气久封培,一时将佐皆英才。
相从报国誓终始,指顾四远风云开。
功成彝鼎铭千古,庙食他年轶张许。
北来鞍马众羁臣,日长来此听鼙鼓。

【注释】:

豫章吟:指唐代张九龄的《感遇》诗组,其中“紫袍相国金虎符,左丞铁面赪虬须”出自《紫骝马》。

劫灰飞空海化陆,两公奋起全洪都。武昌路绝荆淮饟,秦凉远隔黄河上。秋风吹雁到江南,百战孤城天下壮。承平当日储两公,天岂无意生英雄。神光夜夜动牛斗,仿佛气与微垣通。九关梦寐传消息,归来饮马东湖碧。湖边高士宅岿然,馀韵流风凛如昔。山川间气久封培,一时将佐皆英才。相从报国誓终始,指顾四远风云开。功成彝鼎铭千古,庙食他年轶张许。北来鞍马众羁臣,日长来此听鼙鼓。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是诗人在江西任职时所作的一首诗。诗中对唐玄宗、张九龄以及两位著名将领安禄山和李亨进行了颂扬,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首句“紫袍相国金虎符”,描绘出张九龄身披紫袍、手握金虎符的形象。紫袍代表高贵的地位,金虎符是皇帝赐予官员的象征权力。这里既点明了时间(唐玄宗时期),也表现了人物的身份(宰相)。

次句“左丞铁面赪虬须”,描绘出了左丞李林甫的面孔。铁面是形容其严肃,红胡子是说他的威武。这既是对他外貌的描述,也是对其个性的刻画——一个冷酷、精明、权谋多端的大臣形象。

“劫灰飞空海化陆”,描绘的是安史之乱后,长安城的荒芜景象。这里的“劫灰”比喻战争带来的破坏,“飞空”和“化陆”则分别形容战火的蔓延和战争后的荒凉。这一联既写出了战争的惨烈,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

三联“武昌路绝荆淮饟,秦凉远隔黄河上”和“秋风无雁到江南,百战孤城天下壮”,则是对安史之乱后的中原地区和西北边疆进行的描写。这里的“路绝”和“远隔”都是形容战乱对中原地区的影响,而“无雁到江南”则暗示了战后的萧条和荒凉。

“承平当日储两公,天岂无意生英雄”,则是对唐玄宗和张九龄的赞美。他们认为国家虽然历经战乱,但最终能够迎来和平,这是因为有像他们这样的贤臣辅佐。这里的“承平”和“天意”都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

五联“神光夜夜动牛斗,仿佛气与微垣通”,则是对张九龄的人格魅力的描绘。他认为张九龄的精神力量如同天上的星辰一样璀璨夺目,甚至能够影响到天空中的星星。

七联“九关梦寐传消息,归来饮马东湖碧”,则是对诗人归乡的情景进行描绘。在这里,东湖碧波象征着诗人心灵的宁静,而归乡则代表着他对故土的眷恋和思念。

最后两句“湖边高士宅岿然,馀韵流风凛如昔”,“山川间气久封培,一时将佐皆英才”,则是对诗人所居之地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这里的“高士”和“余韵”分别代表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英才”则是指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们。

整首诗通过对唐玄宗、张九龄及两位重要将领安禄山和李亨的赞美,以及对其历史功绩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同时,诗人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历史时期的江西之中,感受到那份宁静和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