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吹云通万里,浙江势合潮声起。
酒杯无分月含羞,独步徘徊桂香里。
秋深萧条昼掩关,良夜偶此须臾间。
老逢佳节偶怀旧,昨者梦自横溪还。
溪边故友重泉隔,却忆当年会骚客。
十千清酒买城中,舒雁初肥鲈鲙白。
庭前古桂高婆娑,酒酣能赋得月多。
野人侧听惊绝倒,宁许扣角声相和。
重来无处寻高桂,夜听马嘶林叶坠。
凄凉旧曲付吹篪,吟断清商复谁继。
我愁问月倾肺肝,月亦怜我霜鬓残。
平生取友恒落落,会面非少知心难。
古今何限西州路,送迎只有山如故。
作诗寄语座中朋,难觅人间许玄度。
【注释】
海风吹云通万里,浙江势合潮声起:海上的风把云吹散了,浙江的潮与海浪相合发出声响。浙江是钱塘江。
酒杯无分月含羞,独步徘徊桂香里:我拿着酒杯,无法分得清酒中的月色和桂树的芳香。
秋深萧条昼掩关,良夜偶此须臾间:秋日已深,萧条寂静,白天关闭门户,晚上偶尔出来一会儿。
老逢佳节偶怀旧,昨者梦自横溪还:在重阳节这天偶然想起旧事,昨晚梦见自己从横溪回来。
溪边故友重泉隔,却忆当年会骚客:溪边的老朋友如今隔着重重泉水,只能回忆起当年聚会时的情景。
十千清酒买城中,舒雁初肥鲈鲙白:“十千”是古代货币单位,这里借指金钱。“清酒”是当时名酒,“买城中”即买城内的酒。“舒雁初肥”指大雁初飞渐肥,“鲈鲙白”指用鲈鱼做成的脍炙。
庭前古桂高婆娑,酒酣能赋得月多:院子里的古桂树枝叶扶疏,我在酒后能够写出更多的月华。
野人侧听惊绝倒,宁许扣角声相和:山野中的人侧耳倾听,被我的歌声所震惊,连敲木鱼的声音都显得无力。
重来无处寻高桂,夜听马嘶林叶坠:重阳节过后再也没有机会找到桂花树下,只能听到马儿的嘶鸣声。
凄凉旧曲付吹篪,吟断清商复谁继:凄凉的音乐随着笛子声传到耳边,吟咏的诗句再也无人继续。
我愁问月倾肺肝,月亦怜我霜鬓残:我向月亮倾诉忧愁,它同情我这满头白发的老人。
平生取友恒落落,会面非少知心难:我平生交朋友总是意气相投,相见的机会并不多,难得知己。
古今何限西州路,送迎只有山如故:无论古今多少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来到这西州的山水之中,他们离去或归来,只见山依旧,仿佛没有什么变化。
作诗寄语座中朋,难觅人间许玄度:写诗给我的朋友们,想寻找一个可以与我志同道合的人,但难以找到。
【赏析】
这是一首重阳词作。上片写作者登高赏景之乐。下片抒写作客他乡之愁。全词以重阳节为主调,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上片开头两句为全词定下了欢快的基调。“海风吹云通万里,浙江势合潮声起”描绘了一幅海天一色的壮美画面;“酒杯无分月含羞,独步徘徊桂香里”又表现了作者在月光下的悠闲情致。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不忘品鉴佳酿。“秋深萧条昼掩关,良夜偶此须臾间”,作者在中秋佳节之夜独自饮酒作乐,尽情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然而,正当作者陶醉于这宁静美好的夜晚时,忽然想起了故友。“老逢佳节偶怀旧,昨者梦自横溪还。”这句既是对过去与朋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现实孤独生活的一种无奈感叹。
过片之后,词人的情绪开始变得低沉。“溪边故友重泉隔,却忆当年会骚客”,“重泉”指的是地下的阴间,这里用来比喻故友已经离世。词人的心中充满了遗憾与哀伤,他只能在回忆中与故友共度美好时光。然而,这种怀念也并非毫无希望。“十千清酒买城中,舒雁初肥鲈鲙白”,通过品尝美食来安慰自己的内心,同时也寄寓着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接下来的句子,词人的情感再度发生了变化。“庭前古桂高婆娑,酒酣能赋得月多”,在庭院前高高的古桂花树下,词人畅饮美酒,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然而,当夜幕降临、明月升起时,词人不禁感慨万分。“野人侧听惊绝倒,宁许扣角声相和”,词人在野外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力量。然而,在这美妙的自然之声面前,词人却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无法与之产生共鸣。这种无奈的心情使得词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过片之后,词人的情感再度发生了变化。“重来无处寻高桂,夜听马嘶林叶坠”,词人再次来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然而,当他发现这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景象时,不禁深感失落与惆怅。“凄凉旧曲付吹篪,吟断清商复谁继”,这首曾经陪伴作者度过无数个春秋的曲子,现在也只能由别人去演奏了。这种失落感使得词人感到十分痛苦。
结尾两句,词人的情感再次发生了转变。“我愁问月倾肺肝,月亦怜我霜鬓残”,词人向月亮倾诉着自己的愁苦之情,希望得到月亮的理解与关爱。然而,月亮却并没有给予他任何回应。“平生取友恒落落,会面非少知心难”,词人一直以来都在追求真正的友情,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友情很难找到。因此,词人只能感叹道:“古今何限西州路,送迎只有山如故。”这句话表明了词人对友情的深深渴望,以及他对人生道路的认识与感悟。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追求。同时,这首词也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以及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