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玉蟾莹,霜薄翠鸾愁。夜深羽衣一曲,如在月宫游。色占名园琪树,香动仙岩贝阙,携手正宜秋。登科当小试,私语更低头。
赤栏桥,金粟影,绣帘钩。荷花六郎模样,消得一风流。遗落文昌籍姓,重叠太妃名字,声价满神州。贮君鸳鸯阁,期我凤凰楼。
【注释】
风清玉蟾莹:风清月明,月光皎洁如玉。
翠鸾愁:指月中仙女。
登科当小试:考试成功,可以入仕。
六郎模样:形容人风度翩翩、仪态万千。六郎,即李益,唐代诗人;荷花六郎,以李益的文采风流而称。
遗落文昌籍姓:指科举考试不中。
贮君鸳鸯阁:指你(指李益)有做官的资格和条件,可以到京城做官。
凤凰楼:指京城长安。
【赏析】
此词为送别之作,是作者赠给好友李益的一首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写情叙事,全词委婉细腻,感情真挚动人。
“风清玉蟾莹,霜薄翠鸾愁。”首二句写景,起笔不凡。玉蟾,即月亮。“风清”点明时间是在秋天,秋高气爽,风清月明。“霜薄”,则表明时节在白露前后,天气已经转凉。“夜深羽衣一曲,如在月宫游。”两句写夜深人静时,李益吟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好像身在天上的月宫中一样。“色占名园琪树,香动仙岩贝阙”,这两句用典。“琪树”指桂花树,“香动”指桂花飘香。相传汉武帝曾在长安建“承华宫”,“宫成,天乃雨花如芝云”,因此,人们便把这里称为“天香”。又传说汉武帝曾于八月十五日在此观赏月,并命乐师奏乐歌舞,故又称“天中”。这两句写李益吟诵《水调歌头》时,仿佛闻到了月中的桂香,听到了仙山瑶池的钟鼓乐声。“携手正宜秋。”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李益吟诵时的神态。
下片写李益的仕途失意。“登科当小试,私语更低头。”这两句意思是说,考试成功了,就可以入仕了,私下交谈时应该更加谦恭一点。“登科”,即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小试”,指初次参加考试。“私语”是说李益低声地说话,不敢大声喧哗;“更低头”是说他低着头不敢仰视别人。这两句写出了李益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也写出了他对自己才疏学浅的自知之明。
“赤栏桥,金粟影,绣帘钩。”这三句写景。“赤栏桥”是皇宫里的一座桥,“金粟影”指太阳光从云层里透出来照在金色的云朵上面像稻子一样的谷粒。“绣帘钩”是形容女子的发髻上装饰着精美的绣品。这几句写景,既写出了李益的住处富丽堂皇,也写出了他与所恋之人相会时的美好情景。
“荷花六郎模样,消得一风流。”这两句用典。“荷花六郎”是李白的号。他年轻时很有才华,但屡举进士不第。后来唐玄宗听说他的诗写得好,便召见他,李白写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玄宗读了以后大加赞赏。李白后来果然得到赏识,作了翰林学士。李益与李白一样,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但因“遗落文昌籍姓”,所以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这两句用典,既表明李益的才华,也表明自己不能像李白那样有所作为的苦闷心情。
“遗落文昌籍姓,重叠太妃名字,声价满神州。”这两句是说李益因为科举不中,所以没能留下自己的名声,只能寄希望于女儿能嫁个好人家,使家族的声名流传下去。这两句既是安慰李益,也是劝慰李益的妻子和女儿。这两句虽然说得轻描淡写,却包含着深深的忧虑和期望。
“贮君鸳鸯阁,期我凤凰楼。”这是说希望李益能像凤凰一样,飞上更高的天空。这两句既是祝愿,也是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