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缵宗
【注释】: 疋马出梅溪,雪飞大如掌。 何处扣舷人,杳杳春江上。 疋马:一马。梅花盛开的季节,正是踏青赏花的时候,所以“梅花”也常用来指代春天。 梅花是早开的花卉,故梅溪即梅林,此处用其指代春天。 扣舷(xián):敲打船舷。舷,船的侧边。 杳杳:渺远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梅花开放时节,诗人骑马出游。次句写梅花盛开时,飞雪如掌,洁白而美丽。三句写梅花盛开时节,游人扣舷欣赏美景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为友人卢师陈和吴与成所作的送别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石湖篇送卢师陈兼寄黄得之吴与成 这首诗是诗人送给好友卢师陈和吴与成的一首送别诗,以表达他对他们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石湖荡漾照姑苏,十里楼台接具区。 石湖(位于今苏州市)波光粼粼,映照着美丽的姑苏城,那里有十里长的楼台,如同连接着古代的具区(古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天子赐名犹旧额
《自君之出矣》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自君之出矣”直接引用了乐府旧题,表达了妻子对丈夫远行的思念之情。全诗如下: ```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明月满中堂。 天外孤云白,君行何处乡。 自君之出矣,庭草日霏霏。 千里春云薄,双双鸿雁飞。 自君之出矣,竟日掩金扉。 杨柳楼头绿,知君归未归。 ``` 我们将逐句分析这首诗的译文和注释: 首句“自君之出矣”
见海水诗 天晴见海水,海水清似天。 天阴见海水,海水黑如渊。 风时见海水,海水喷如雪。 雨时见海水,海水暝似月。 朝朝纳百川,洋洋何处泄。 借云有尾闾,天地岂亏缺。 我欲乘槎去,直至支机边。 一问饮牛人,变化何其然。 注释: 1. 天晴见海水:晴天时能看到海水,说明海水清澈透明,就像天空一样。 2. 海水清似天:比喻海水的清澈透明,就像天空一样明亮。 3. 天阴见海水:天阴沉时能看到海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他在天柱山的经历。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第一句:“遥见天柱峰,蔼蔼孤云上。” 释义:在远处看到天柱山峰,云雾缭绕。 关键词注释:“遥见”表示距离感;“天柱峰”为山峰名;“蔼蔼”形容云气浓密、洁白;“孤云”指单独飘浮的云朵。 赏析:诗中通过“遥见”一词传达出作者对天柱山的期待与好奇。而“蔼蔼孤云上”则形象地展现了云雾缥缈、变幻莫测的景象
诗句释义: 1. 露下秋云高 - “露”指露水,“秋云”可能指的是秋天的云朵。“高”表示这些云在天空中飘荡,可能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变化或天气情况。 2. 开帘月满户 - “开帘”意味着打开窗户,让月光洒进屋内;“月满户”则形容月光如水,充满了整个房间。 3. 明星度城隅 - “明星”通常指明亮的星星,而“度城隅”表示这些星星穿过城墙的边缘,可能暗示着一种突破或改变正在进行。 4. 瑶华落江浒 -
这首诗是作者在衡山涵峰胥台见过后,为谢而作。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万竹翛翛净扫埃,瀛洲仙子抱琴来。 万竹萧萧地扫去尘埃,瀛洲仙子抱着古琴来到这里。这里的"万竹"指的是作者所见的景色,"萧萧"形容竹子的声音,"净扫埃"则是说这些竹子仿佛能够扫除所有的尘埃。"仙子"是指那些如仙女般的人,"瀛洲"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岛,"抱琴"则是指这些人似乎带着乐器而来。 不知坐久云生砌,况是鸟鸣花覆苔。 不知道坐了多久
【注释】 悬崖挂石梁:指悬崖上悬着的石桥。缥缈(piāo miǎo)隔仙子:形容山间云雾缭绕,如同仙女一般飘渺。不见采药人:意谓山上的仙姑采药时也不见到人迹。桃花自流水:意谓桃花在溪水里漂流。 【赏析】 《天台怀古》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天台山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仙境般的景色。全诗构思巧妙,层次分明。 第一句“悬崖挂石梁”,描写的是天台山高耸入云的峭壁之上,悬挂着一座石桥
【注释】 东有:指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 西有:指皖伯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上山引黄鹤,下山飞白鹇(xiān):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黄鹤,栖息于黄鹤山;而白鹇是山鸡的一种,栖息在皖南山区。 【赏析】 此诗描写了天柱山上山下的景象。 第一句:“东有天柱山,西有皖伯山。” “东有”表明这首诗是在写天柱山;“西有皖伯山”,说明这首诗也在写皖伯山。 第二句:“上山引黄鹤,下山飞白鹇。”“上山引黄鹤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和对旅途的关切。 细雨斜风习习(习习:形容微风轻拂的样子,也指雨丝纷乱飘洒) —— 天气阴晴不定,细雨斜风,春意浓郁。 桃花春水溶溶(溶溶:液体流动缓慢的样子,这里形容桃花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 桃花盛开,春水荡漾,景色宜人。 玉骢嘶入何处(玉骢:古代骏马名) —— 马匹嘶鸣,不知要前往何方。 秦山迢递千重(迢递:遥远、曲折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