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兰陵王·柳 苑墙曲。新柳舒舒似沐。东风劲、吹向陇头,百折柔条半丝续。归期黯未卜。枨触愁心泪目,西泠夜、追念旧游,苏白堤南段桥北。韦郎去时属。尽雨底乌藏,烟际莺扑。啼鹃声里余春促。 愁月照荒堠,雾沈平楚,江潭前度剩旧绿。怨春去何速。乡国。梦寻熟。待夕度征帆,晨驻游毂。碧云掩冉填词屋。又笛按新谱,画摹残幅。婆娑门外,许共隐,意便足。 注释 ①苑墙:宫苑的围墙。②新柳:指刚种下的柳树。③陇头:山岭之头
这首诗是一首词,作者不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兰陵王:这是古代一种曲调的名字,这里用作词牌名。晚云碧:傍晚时分,天空中的云彩呈现出深蓝色。云与闲愁并积:云彩和我的闲愁一起堆积在一起。残花堕、沾雾糁烟:凋落的花朵飘散在空中,被微细的云雾和烟雾笼罩。凭仗林闲瘦鹃力:依靠树林中的瘦杜鹃之力。珍重暗叹息:深深地叹息,表示珍重。悽恻:悲伤。桃蹊柳陌:桃花盛开的小路上,杨柳依依的小路上。金铃护
【注释】 1.凤鸾:凤凰和鸾鸟。 2.圆峤:即“圆峤山”,神话中仙人所居之地,又名蓬莱、瀛洲。 3.方壶:即方壶山,传说中仙山名,在昆仑山上。 4.蓬山: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5.碧城:指仙境中之城市。 6.阑干:栏杆,借指高楼大厦。 7.猩帘外:指宫殿的外部装饰有红色的帷幔。猩猩:一种兽类,毛色红,多栖息于南方。这里代指宫殿内部。 8.十二翠鬟:指美女的头饰,由十二种不同颜色的翡翠制成的发簪
【注释】 ①兰陵王:词牌名,又名“兰陵王慢”“金缕曲”。 ②纸窗黑:指秋天的夜晚。黑,指夜色。 ③草际寒螀唧唧(ji ji):蟋蟀在草丛中叫唤,声音凄凉凄惨。 ④东城路、淡月暝烟:指傍晚时分的景色,迷蒙的月色笼罩着朦胧的烟雾。瞑,模糊不清。 ⑤丛木黄芦弄秋色:指的是草木凋零,一片萧条的景象。 ⑥长吟罢、散步小桥:指诗人漫步于小桥之上,抒发自己的感慨。 ⑦远水遥天:形容江水与天空相连,无边无际
玉箫直。慵立湖阴暝碧。 春衫冷,风外自吹,随带江南断魂色(指梅花)。 诗愁满水国。来对闲鸥作客。 看波底,垂柳落花,惨绿斜阳一千尺。 苔边俊游迹渐蝶粉飘衣,鹃泪凝席。窥篷黄月如初食。 寻旧曲桃叶,更听吴语,红阑回首隔几驿。(词中“桃叶”代指梅树,而“吴语”则暗指梅花的香气)梦飞到桥北,幽恻,坠欢积。怕载酒人归,还比秋寂(这里“秋寂”指的是秋日凄凉的景况)。 垂虹读画情何极。且并舫兜扇,隔帘邀笛
《兰陵王·秋晚同信斋韵》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注释】 1. 兰陵王: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二字,前后段各十句,共二十二句五言。 2. 老红簇:指落花。 3. 霜华:霜降后草木上的白霜。 4. 蓝雾绀烟:天色昏晦。 5. 隔水修眉镜愁绿:形容秋天景色的萧瑟和凄迷。 6. 登临纵倦目:登高时放眼远望。 7. 飞扑芦汀雁鹜:比喻秋天景象的凄凉。 8. 惊心事:触动心事。 9. 时换世非:世事变迁
这首诗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用《兰陵王》曲调写郑叔问,第二部分为《清真集》所录。 首句“冷吟直”是说诗人的诗思很沉静,不随俗浮沉。“愁写分山断碧”是写景,意思是愁绪就像山一样高远,像水一样流动;“皋桥上、重赋五噫”,是说在皋桥之畔再次写下了那五个字,即“嗟乎我哀悲兮,于嗟女兮”。“佚老无归怨春色”,是说老人没有归宿地抱怨春天的颜色。“微箕尚逊国”的意思是说,像韩信这样的贤人尚且不如国家
注释: 1. 兰陵王·吊郑叔问文焯,用清真韵二解 2. 断魂直。归访芝崦瘦碧。游仙事、空想寓言,石老梅枯照颜色。青山换故国。争识。銮坡旧客。江湖梦,寻鹜伴沤,晞发阳阿涕盈尺。词篇半尘迹。叹绞敛斜衾,香烬瑶席。 3. 鸺啼鹃语催寒食。嗟夙世兰锜,寓公吴苑,流风余韵话置驿。问天吊穷北。心恻。素怀积。念石帚云薶,花外音寂。华严转眼悲何极。怕鹤帐新鬼,告哀邻笛。沧洲残画,剩蠹纸,泪尚滴。 赏析:
兰陵王·娄妃墓 [宋] 陆游 赣江侧。谁鼓皇娥怨瑟。凭华表、追赋楚招,血染楟花化愁碧。生金剩片石。香骨千年未蚀。依稀见、环佩夜归,寒月流哀叫鹃魄。精魂恋幽穸。叹础绣孳苔,镫暗余漆。 摩笄山影无惭色。寻墨妙屏翰,谏书焚草,骄王心荡痛逊国。殉君矢天日。千尺。镜波汨。便烈掩蟂矶,歌断松柏,芜城远浦悲何极。怕鹤露宵警,泪倾铜狄。铅山曾此,吊逝水,纵健笔。 【注释】 ⑴娄妃墓:在江西省上饶市
兰陵王·康南海寿词 【注释】 补天石:指神话传说中的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虚炼娲皇恨碧:意谓女娲炼补五色石以补苍天的遗憾,是碧绿的。 春秋志、三统异邮:指《春秋》所记事,和《三统历》不同。 改制翻经继麟笔:意谓改变历法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制度,这是像孔子一样的人所做的工作。 华胥梦圣国:华胥梦,指传说中女蜗补天时在昆仑山脚下的瑶池上梦见西天王母。 乌托人闲未识:指乌有先生(作者自称)闲居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