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重点词语、句子进行分析,最后在整体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分析表达技巧及语言特点。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画栏直。逗出颦红怨碧”的意思是:画栏杆直直地伸向远方。这里用“逗出”“颦红怨碧”,形容花的颜色艳丽。“斜阳外、低闪灵旗”的意思是
【注释】 岭云白:指山间云雾缭绕。武陵南下驿:在沅州南面,是古驿站名。桄榔:热带植物,可作麻醉药。谢公屐:相传东晋谢安曾穿木屐登山。橘井:传说中汲水得橘皮的井。郢雪:《左传》:楚国诗人宋玉在《高唐赋》序中说:楚襄王与宋玉同游高唐时,梦见巫山神女,神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译文】 岭上白云飘渺,山间云雾缭绕。湖上的草沾天而绿。湘江烟波淡远
【注释】 ①兰陵王:词牌名。又名“兰陵王慢”、“兰陵韵”。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韵,下片十一句六仄韵。 ②香腮托:以腮颊为承托物。 ③人与梨花俱弱:形容面容如梨花般娇弱。 ④东风外、斜压香衾,蹙损潇湘远山角:东风从窗外吹来,斜压着绣被,使容颜消瘦,仿佛是远山的轮廓。 ⑤镜鸾空掩却:镜子中的鸾凤图案已经看不见了。 ⑥愁觑(qū):愁苦地看,愁苦地瞧。玉肌:比喻美好的肌肤、容颜
【注释】 1.兰陵王: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前片四句三平韵,后片五句一韵。 2.邻家燕巢既毁感:指自己曾经的邻居家已经破败,燕子筑巢的地方也已经被毁掉。 3.近寒食:临近清明节。寒食是节令名,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以禁火冷食为特征,故称寒食。 4.烟水村南舍北:烟雾笼罩下的村落房屋南北方向。 5.斜阳看、桥畔草花:在斜阳下看着桥边的草花。 6.时节相逢谢堂客:在特定的时间遇到曾经的主人。谢堂客
【注释】: ①兰陵王:词牌名,属“大石调”。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五平韵。 ②堆:堆积。 ③凄凉万尺:形容愁思深重、心情悲凉。 ④人何处:指自己身处何方,不知所踪。 ⑤往年:去年的光景,指过去的岁月。 ⑥欢娱:快乐和欢乐。 ⑦无计回肠熨直:没有办法抚平心中的愁怨。 ⑧单:只。 ⑨零怨碎愁:零散琐碎的哀愁。 ⑩蛛丝费空织:比喻像蛛丝一样,白白地努力编织着什么,却无法成功。 ⑪衾(qīn):被子。
【注释】 1. 兰陵王:词牌名。 2. 柳:柳絮,柳絮飘飞,春末夏初的景象。 3. 翠羽金缕:形容柳树颜色鲜艳,枝条柔美。 4. 东城树:指柳树。 5. 宿雨朝烟过寒食:宿雨未干,朝雾缭绕,过了寒食节。寒食节为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代习俗有禁火寒食的习惯。 6. 飞花:落花。 7. 尘梁燕迹:尘封的屋梁上留有燕子筑巢的痕迹。 8. 青芜地:青色的草地。 9. 单衣:薄衣。 10. 看远岸嘶骢
送人往槟榔屿和清真韵晚烟直,一缕轻痕界碧。斜阳外、无数远帆,蹴起层波漾离色。栖栖向瘴国,谁识。行吟剩客。清樽对、豪气半消,霜匣故鸣剑三尺。从头话萍迹,记雨夜联床,沤梦分席。疏狂间乞歌姬食,偏幕燕愁重,露蝉魂警,飞鸢惊堕背汉驿。望云黯南北,恻恻。怨怀积。便说与相思,花外音寂。成连海上清何极。料曲奏流水,泪飘蛮笛。西风催遍醉又醒,断漏滴。 注释:晚烟直,指傍晚的烟雾一直升到天边。一缕轻痕界碧
兰陵王·如皋作 水光定。明月流黄共映。鸳衾冷、罗绮旧情,牡蛎窗前客孤凭。新霜糁翠鬓。休问。流红暗径。朱楼晚、回首昔时,曾画山眉对妆镜。愁孕有谁讯。便蚁酒重斟,麝煤都烬。 秋风孤棹波清莹。和雁羽汀洲,荻花江国,新诗随处自题咏。管弦转愁听。幽兴。且追趁。甚锦字筝调,心字香印。高城远隔天涯近。枉合贮钿钗,彩成花胜。匆匆归也,待寄与,泪懒揾。 注释:水波荡漾,月光流洒在水面上。鸳被冷清
【译文】 海云伫立,深树荫下远望。寥廓的天穹,依稀地显现着往昔的景致,船桨和风帆送人归程。飙风黯暗未息,谁又怜惜?南归的人倦极思归。凭栏处,春去到秋,多少团扇照离别。无端地问消息。念柳巷凄迷,江水呜咽。 回肠今日再从何处说起?怅几回望断,几番音杳,空教迢递数故迹,恁(你)人远天隔。寻觅。恨千叠。渐乱叶堆黄,芳草凋碧。登临又自惊寒色。记玉勒当门,秋雨连陌。而今何处,纵万里,梦咫尺。 【注释】
兰陵王 · 灯下检宋荔裳观察二乡亭词,泫然有作,末并悼王西樵司勋也 酒垆邈。往事重提乍阁。银塘外、水涨花深,亭筑乡名映红药。羊肠催梦恶。一枕黄粱睡觉。还追想、曾祭皋陶,杜宇声声怨难索。寻游旧京洛。正吹笛当歌,市箫纨芍。君王重赐君侯爵。 恰熊轼低辗,蚕丛初辟,栈道云深早共约。又谁信今错。漂泊。怎忘却。任衰草西风,瘦琴空削。尤怜十笏堂如昨。怅清狂昙首,同归双鹤。思量旧雨,对灯花里,泪珠落。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