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首先要分析诗的体裁,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接着要逐句翻译,“寿许集贤可用”的意思是:祝愿你才华出众、气度不凡,能成为朝廷重用的官员;“看君才气夐无双”的意思是:你看你有超凡脱俗的才干和气度。“镇海邦”是形容你才能出众,有治国理政的能力。“未报美人青玉案”的意思是:还没有报答美人青玉案上的恩情。“碧油幢”代指官服,“壮士碧油幢”是形容你英勇果敢,有担当。“唤船椰叶迷蛮驿”
【注释】 南云:指南方的天空。去鸿:指飞过的鸿雁。燕台:指燕子飞翔的场所,即京城。燕台下,借指京城。三山:泛指福建的岛屿。冶县:在今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境内,三山之一。 戏瓦:指瓦上装饰的图案。挂幡:指悬挂的旗帜或幡幢。 岩居:隐居在山中的僧人。“去作”二句:意思是,我准备辞去官职,到岩居为僧。岩居三老翁,即隐士。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次联叙事,尾联抒情。 首联“望入南云无去鸿”
【注释】 送贵溪彭伯时教授之高州:饯别贵溪县的彭伯时教授,他将要前往广东的高州府(今广东省高州市)任儒学教授。 都门柳色绿纷纷:京城的柳条已经长出嫩绿的新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䫈海驿程须给传:从福州到海南岛的驿路上,一定要让驿马传递消息。䫈海是福州的一个地名,这里指福建。 国朝字学要同文:宋朝的文字学研究,要求统一文字,与现在不同。 鼓来野庙迷蛮鬼:来到郊外的寺庙,听鼓声而迷失了方向
这首诗是苏轼为友人秀嵓所写的次韵诗。秀嵓是闽地的僧人,他与苏轼有很深的友谊。这首诗就是苏轼在一次与秀嵓相见后写下的。 我们来看第一句:“峰北峰南法界中,杖藜来往夕阳钟。” 这句诗的意思是:山峰之间,我走过了许多地方,从北方到南方,从山巅到山脚,都留下了我对佛法的修行和思考。而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我总是拿着拐杖,走在黄昏的阳光下,听着寺院里的钟声。这里的“杖藜”是指拄着拐杖
诗句释义与赏析 越鸟巢南涨海东,地兼夷夏气惟雄。 - 越鸟巢南: 越鸟在南方筑巢,象征着南方的繁荣和生机,也暗指汪希仲自雄于新二州。 - 涨海东: 涨潮的海洋向东蔓延,形容新二州的地理环境辽阔、资源丰富。 - 地兼夷夏: 同时拥有中原(华夏)和少数民族(蛮荒)的特点,展现了新二州的独特魅力。 - 气惟雄: 气质或国力极为强大,暗示新二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十分发达。 洞深屋垒层厓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意的能力。首先,根据“书剑翩翩送子归”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然后,结合注释和全诗内容分析诗人的情感。“原头相见脊令飞”,“脊令”,鸟名,即鹌鹑;“飞”,是说鹌鹑在山间盘旋飞翔,这两句的意思是:在山野的原野上分别后,我们只能看到山间的鹌鹑自由自在地飞翔。“北风关路雪云暗”,“关”,指潼关;“雪云暗”,意思是天气寒冷,云雾密布,这两句的意思是:北风吹过险峻的山路
【注释】 ①东家社:古代的一种民间祭祀。②护寝兴:指保持身体健康,以免患病。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归隐山林之后,与友人相聚的酬唱之作。全诗共八句,每句都紧扣题目“答之”,即作答的意思。首联两句写自己归隐后感叹不能如林处士一般隐居山林;颔联两句写自己年少时有豪情壮志,欲追风骠;颈联两句写自己年老体衰已不如少年,且无酒可饮;尾联两句写朋友相聚应结为东家社友,珍重身体以保健康。
【注释】 ①布延彦:即李布,字延彦,唐宗室。仁都事:仁都县令,属四川道。 ③兼东时文可郎中:东时,名不详。时文可,李东时之号。 ④王事方殷:指国家正需要您处理政务,您的任务很繁重。 ⑤巴道路:蜀地的山岭险阻不平。 ⑥诗人多勒蜀岩峦:诗人多登蜀地险峻的山峰。 ⑦灌口:在今四川彭水一带。 ⑧云接峨嵋翠不干:指连绵不绝的高山云雾笼罩峨嵋山,山上的树木常青不凋。 ⑨幽端:深幽之处。 【译文】
【注释】 扶桑:传说中的日出处,这里指代太阳。铜柱:古代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柱木,即玉柱。 南望:向南观望。 秋水:秋天的水。涨:水位上升。河:黄河。鳄:鳄鱼。晚烟:傍晚时分的烟雾。笼:笼罩。树:树木。鸣枭:鸟叫声。栖于越:在越国(春秋时的一个诸侯国)栖息。舞羽:舞动羽毛。曾闻格有苗:曾听说有一个地方被打败。格:击败。 河北:指黄河以北地区。总戎翰:统一指挥军队。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从监牢中出来
潮落潮生,沙岸头,布帆来往几经秋。 译文:潮起潮落,海滩上留下了船的痕迹,布帆在秋天的风中来回飘动。 注释:潮涨潮退,沙滩上留下了船的痕迹,布帆在秋天的风中来回飘动。 山川如故,人何在,天地无情水自流。 译文:山川依旧,可是人却不知去向,天地之间仿佛没有了人情味,只有江水依然流淌不息。 注释:山峦依旧,可是人却不知去向,天地之间仿佛没有了人情味,只有江水依然流淌不息。 败垒荒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