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前辈诗人的尊敬和怀念之情的古诗。下面是逐句翻译以及注释: 第一句: - 诗句: 辑山村先生诗卷 - 译文: 我收藏了山村先生的诗卷 - 赏析: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山村先生作品的喜爱和尊重,通过“收藏”一词,体现了他对诗作的重视程度。 第二句: - 诗句: 卷可留天地 - 译文: 他的诗可以留存在世间 - 赏析: 这句诗表明了诗人认为山村先生的诗具有永恒的价值
诗句释义 1 金山桥上闻苑池荷香:在金山上(或称“金河”上的)桥上闻到了苑池中荷花散发的香气。这里“金山”可能指的是地名,而“闻”则表达了嗅觉的感受。 2. 立马金河上:站在金山的桥上,即在“金河”上的“立马”停留。这里的“立马”可能指的是停下来休息或观望。 3. 荷香出苑池:荷花的香气从苑池中散发出来。“苑池”指的是一个园林中的水池,“香”表示气味,“出”则表示产生。 4. 石桥秋雨后
寄题钦惟心山房三首 1. 名山旦夕仰,方外宿心亲。 - 名山: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附近的自然景观。 - 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暂。 - 宿心亲:长期居住而产生亲近的感情。 2. 业白到初地,性空无一尘。 - 业白:佛教术语,意指清净的修行成果。 - 初地:佛教用语,指修行者在佛法中的起始阶段。 - 性空:佛教教义之一,认为一切事物都没有自性,都是因缘和合而成
默坐 默坐在书房里,观察世间的纷扰变迁,这何尝不如同起落不定的云。 猿猴在寒冷的夜晚嗥叫其母,而乌鸦在黄昏时分急迫地追逐同伴。 他们顺应世俗,感叹生命的流逝,经历了冬天的严寒和艰辛。 而我独享俸禄之香,每日能够点燃炉薰以自慰。 译文: 静坐于书斋之中,凝视着人间的沧桑变迁,这岂非如同那变幻无常的浮云。 在这寒冷的冬夜,猿猴们哀鸣其母,而乌鸦们在黄昏时分急切地追逐同伴。 他们顺应世俗
大风 彻昼风何急,避行陵树傍。 惊沙扑面黑,野日映人黄。 科斗旱未出,栗留寒欲藏。 穷途泪易下,不是阮生狂。 注释: 1. 彻昼风何急:整夜的大风多么急促。 2. 避行陵树傍:在树木旁边躲避风势。 3. 惊沙扑面黑:被风吹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使脸庞变得一片黑暗。 4. 野日映人黄:太阳在荒野上空照射,反射出黄色的光芒。 5. 科斗旱未出:指科斗之谷还没有成熟的麦子。 6. 栗留寒欲藏
七月旦立秋风雨夜寒 译文:七月初一,立秋了,晚上下起了雨,天气很凉。 注释:七月、旦(即初七)、立秋、风雨、夜寒。 赏析:诗人在立秋之夜,被突如其来的雨水打乱了安适的睡眠,不得不起来寻找暖和的地方。 练裯不解暖,已索絮衾眠。 译文:床单不能保暖,只能找来絮棉被裹身而睡。 注释:练裯、絮衾。 赏析:诗人因为寒冷,不得不找一些保暖的东西来裹身而睡。 老疾日渐退,馀生天所怜。 译文:老病逐渐好转
普照南徐寺,苍苍祗树林。 普照:指佛教中的普贤菩萨,常住南方的南无普贤大圣。 惟心:即心如佛性,心如法界、法身、报身。 南徐:即今南京。 祗树林:指祇陀林,即祗树给孤独园。 驮经:指马驮经卷。 白马:指马祖道一。 布地尽黄金:意谓马祖道一说法,众生皆得度脱。 午梵钟声远:指中午时,钟声传得很远。 寒灯殿影深:指深夜中,殿内的灯火很暗。 由来世界黑,谁与一明心:指世间黑暗,无人能为众生指明道路。
注释: 1. 朱方有真子,心印悟南宗。 - 朱方:这里指代作者的故乡或出生地。 - 真子:真实之子,比喻为真理或真知的人。 - 心印:心灵的印记,指心灵的领悟或体验。 - 悟南宗:理解并接受南方佛教的教义,即禅宗。 2. 奏乐惟天女,听经化海龙。 - 奏乐:演奏音乐。 - 天女:天上的女神,这里指代佛教中的菩萨或修行者。 - 听经:聆听佛经。 - 化海龙:使大海中的龙(象征着烦恼和痛苦)皈依佛法
鉴堂上人招余游慧山行舟不成往因寄鉴堂上人邀请我游赏慧山,我乘船未能前往。 竟负山游约,长怀二泉。 竟然辜负了与上人之约定,常常怀念第二泉水。 毁茶休著论,载酒谩回船。 毁坏茶叶不谈论,随意驾舟漫无目的。 会摘春林雨,来寻午灶烟。 会到春日的树林中欣赏雨景,来寻午时灶上的烟雾。 从师坐联句,只恐废安禅。 跟随师父一起联诗作对,恐怕荒废了修行的禅宗。 注释: - 鉴堂上人:一位僧人的名字。 - 慧山
注释: 昔在垂髫日 - 从前还在童年时期;垂髫,指小孩。 今吟薄暮年 - 现在却吟咏着晚年的诗歌。 床孤郗氏选 - 郗氏,指郗超,曾任尚书仆射、司空、中书监等职,他的儿子郗鉴是晋朝的大臣。郗氏家族有诗书传统,所以郗超被后人称为“郗家公子”,这里的“床孤”是说郗超的家世和才华。 诗得谢公传 - 得到东晋名士谢安(字安石)的传授。谢安年轻时就有诗才,著有《兰亭集》。 故国空戎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