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 谁传邸诏到山扃,信是乘舆驻朗宁。 愁绝浔州江路断,致身那得奋飞翎! 注释:谁将诏书传到了深山之中?确实是天子的车驾停在了朗宁之地。因为路途被阻断,我的抱负如何才能实现呢?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通过“谁传邸诏”和“信是乘舆”来描绘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氛,仿佛在说有重要的使命或命令从京城传到了一个偏远的深山之中。这里的“邸诏”可能是指朝廷的命令或者诏书之类的重要文书。接着
【注释】 庚寅、辛卯:农历干支纪日,“庚寅”为初九,“辛卯”为十二。 经旬守渡坐江头:十天过去了,还坐在江头等待渡船。 典尽春衣问小舟:典当了所有春天的衣衫,去问有没有可以渡过江去的小舟。 买粮船正过:买粮食的船正在经过这里。 弯弓停楫在中流:弯弓搭箭,让船在江中心停着。 【赏析】 《行路难》是一首乐府题,属《杂曲歌辞》。这是一首写行者艰难行路的诗。诗人以自己为出发点
【注释】 竹屋:用竹子建造的房屋。初糊:刚刚贴上,尚未固定。未稳眠:没有入睡。山猺(yáo):指居住在深山中的少数民族,这里代指那些在山上打猎的强盗。盗发:指盗匪抢劫。纷然:纷纷。滩头:河中险要处。舟:船。焚舟:烧毁船只。仍杂村氓(méng):仍然掺杂着村里的人。上:乘。渡船:渡口摆渡的船。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庚寅、辛卯年写的《行路难》组诗中的第三首。诗的前两句“竹屋初糊未稳眠
行路难 其十 (庚寅、辛卯) 孤儿相失已三年,万死蛮烟觅汝还。 日夕牵衣今又散,乱山何处哭苍天! 【注释】 ①“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写作者在战乱中与亲人失散,四处奔波的悲苦之情。 ②“孤儿”:指诗人自己。③"相失”:分离。④'“已”:已经。⑤"万死":形容极度悲痛,不怕死。⑥"蛮烟”:瘴气。⑦“汝”:你。⑧"今又散”:指又分散了。⑨"乱山何处”:哪里是乱山
【注释】 斗柄:北斗星的柄,指斗宿。参:三颗星名。古代用以指时节。冬已残:冬天已经过去了。 蛮方:南方边远地区。天气:气候。不知寒:不知道寒冷。牛栏外:牛栏门外面。扶藜:扶着拐杖。两度:两次。看:观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冬腊月之时,独步于南国边陲之地的情景。首句写斗柄横指,暗示季节已进入冬季,而南方的气候似乎并不寒冷。颔联写自己独游南疆边地,欣赏梅花
【注释】: 行路难 其二 (庚寅、辛卯) 夜黑山深暴雨催,虎狼队里脱身来。 孝廉认得同行伴,映竹茅斋为我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系列中的第二首诗。此诗以“行路难”为题,借写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坎坷的感慨。全诗通过描述夜晚在黑暗和暴雨中行走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同时,诗中还提到了与自己同行的人,以及他们帮助了自己,这也体现了友情的力量和价值
【注释】: 五更起坐自温经:五更时起床坐下,自己温习经典。五更是夜半时分。 还似书声静夜听:如同深夜中传来的读书声。 梵唱自矜能仿佛:梵唱是指佛教僧人念诵佛经的声音。自矜能仿佛,意为自认为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 老僧本色是优伶:老和尚的本色就是戏曲演员。 【赏析】: 《行路难》是李白诗作中的一首,属于《乐府诗题》。此诗写一位老僧,在夜晚独自念诵佛经的故事,通过描写他念诵时的神态和举止
【注释】 1. 行路难:乐府《相和歌辞》,内容多写游子的苦闷、不平与牢骚,这里指旅途中遇阻受阻之难。 2. 近关:靠近关卡或城门。北军装:指北兵的装束。 3. 掩面叉胸:掩口捂胸,形容极度惊恐的样子。 4. 忽说姓名:忽然间说出姓名。 5. 惊改色:脸色突然大变。 6. 声音认得:根据口音而认出对方是同乡。 【赏析】 此诗写一个行人因被阻而惊恐不安,忽又惊喜交加,其心情变化如过山车一般
注释: 多难逢君事已迟,偷生到此岂宜悲! 可怜身外无长物,留取孤臣一卷诗! 译文: 遭遇多难,与君主相见太晚,苟且偷生,实在不应该悲哀! 可惜身外别无长物,只有孤臣一卷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写下的《行路难》系列中的第八首,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诗人以“多难逢君事已迟”开头,表达了自己在遇到君主后,已经历经了太多的困难和挫折
穷山雨闭吏人呼,缯缴漫漫何处逋? 注释:穷山下雨,官吏们呼喊着寻找缯缴,但是缯缴在漫漫的大雨中消失了,哪里能够找到呢? 几度被兵装已尽,倾家急难是苍梧! 注释:我多次被战乱所困扰,家中的财物已经被耗尽了,现在的困难就像是要投奔苍梧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