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关怕见北军装,掩面叉胸避道旁。
忽说姓名惊改色,声音认得是同乡。
【注释】
- 行路难:乐府《相和歌辞》,内容多写游子的苦闷、不平与牢骚,这里指旅途中遇阻受阻之难。
- 近关:靠近关卡或城门。北军装:指北兵的装束。
- 掩面叉胸:掩口捂胸,形容极度惊恐的样子。
- 忽说姓名:忽然间说出姓名。
- 惊改色:脸色突然大变。
- 声音认得:根据口音而认出对方是同乡。
【赏析】
此诗写一个行人因被阻而惊恐不安,忽又惊喜交加,其心情变化如过山车一般,极富戏剧性,富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感。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首句以“近关”二字起笔,既点明地点,又暗示了此行的目的。诗人本欲出关远游,但偏偏在即将跨出城门的时候遇到了北军的巡逻兵,于是只好退而返身回到城中,心中自然充满了懊恼和无奈。这一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既是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对自由的渴望。
第二句“掩面叉胸避道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北军巡逻兵面前惊恐不安的样子。他捂着口,捂住胸,躲在一旁,不敢露面。这种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当时的心理活动,也表现出他对未知的危险的恐惧和担忧。
第三、四句“忽说姓名惊改色,声音认得是同乡”,则是诗人意想不到的转折。他原本以为会再次遇到麻烦,甚至可能会被扣留,没想到却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原来是自己的同乡。这种突如其来的惊喜让他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起来,仿佛吓呆了。但他很快调整过来,因为他知道这是自己熟悉的家乡的声音,所以才会如此激动。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复杂的情感变化,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抱怨,也有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既有对自己安危的担忧和恐慌,也有对同乡的亲切和感动。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戏剧性和感染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即战乱频繁导致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人们渴望安定和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