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祐恭惟及物深,中间感应妙精勤。
要知应处还为感,终始惟当秉一心。
己巳年(1079)秋七月不下雨,人们焦急不安,于是在戊午斋宿致祭城隍、清源渠、渡龙君、嶅山五神于州宅以求降雨。
始至雨洗尘自是间微雨辄随止旱气转深苗且就槁要神弗获某忧惧不知所出越癸亥日亭午率郡僚吏申祷于庭未移顷雨大挚旄
神祐恭惟及物深,中间感应妙精勤。
要知应处还为感,终始惟当秉一心。
【注释】
己巳:指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己巳年秋,即这一年的秋末。
秋七:指农历七月。
人心焦然:百姓心中焦急不安。
致城隍:向城隍庙祈求降雨。致,到。城隍,古代对城郭以内土地神的称呼。
清源渠:古水渠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境内。
龙君:即龙王。
嶅山: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凤翔县境。
五神:指龙王、城隍、土地、河伯、灶神。
州宅:官府。
祷:祈求神灵降雨。
始至:刚来时。
雨洗尘:雨洗去尘埃。
自是间微雨辄随止:从此以后偶尔有微雨也就停止了。
间:间隔。
旱气:干旱之气。
苗且就槁:庄稼快枯萎了。
要神:求神灵。
某:代词,自己。
忧惧:忧虑恐惧。
不知所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越:通“逾”,超过。
癸亥日:指农历十二月初六日。
亭午:正午时分。亭,通“停”。
率:带领。
郡僚吏:各州县官员。
申祷于庭:在庭院里向神灵祈祷。
未移顷:不久之后。
雨大挚旄:突然下大雨。挚,同“滴”,形容雨点细小密集的样子。
【译文】
己巳年(1079)秋七月不下雨,百姓心中焦急万分,于是在戊午斋宿致祭城隍、清源渠、渡龙君、嶅山五神于州宅以求降雨。
刚来时雨洗去灰尘,从此以后偶尔有微雨就停止了。
要知道应该发生什么,还要为它感动;始终只应持一颗心。
【赏析】
这是一首祈求降雨的诗歌,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民众的关切和对神灵的虔诚祷告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祈雨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民众疾苦的同情以及对神灵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感染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