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一室内,我兴尚无为。
凝尘澹素几,乍见闲居诗。
吐词甚高简,观者未必知。
士固各有志,肯为富贵移。
汲多羸其瓶,居然井在湄。
何似鸱夷全,张弛随所宜。
杨子不违物,赵子不干时。
此意谅所同,相与三复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和赵子俊闲居十首”,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本诗为《和赵子俊闲居》十首之六,是一首五言古诗,写诗人与赵子俊的友情,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志趣和不慕富贵的思想情操。
“俯仰一室内,我兴尚无为”意思是:低头抬头都在这个屋子里面,我的兴致还没有什么可做。“俯仰一室”形容居室狭小,空间有限。“我兴”指诗人的意兴。“无为”没有作为、没有作为之意。诗人在这里以“俯仰”二字,描绘了一幅居室狭小、自己无所事事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在友人家中,心情舒畅、悠然自得的心境。
“凝尘澹素几,乍见闲居诗”意思是:凝尘淡雅的素几上忽然出现了你写的那些闲居之作。“凝尘”指灰尘积聚,比喻积习难除。“淡素”指素净的本色、素雅。“乍见”突然看到。“闲居诗”指作者闲居时所创作的诗词。诗人通过描写素几上的尘埃与诗稿,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之情。
“吐词甚高简,观者未必知”意思是:吐词十分高简,旁观者未必能理解。“吐词”指说话或作诗的措辞。“高简”即简明扼要,也含有清高的意思。“观者未”指读者们不理解。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与朋友交往的坦诚与真挚,也表现了他对朋友的理解和尊重。
“士固各有志,肯为富贵移”意思是:读书人本来就有各自的志向,怎么能为了富贵而改变自己呢?诗人用反问的方式强调了自己的志向,表达了自己不为富贵所动的高洁情怀。
“汲多羸其瓶,居然井在湄”意思是:汲水多了就会把瓶子弄扁,井就在水边。“汲水”指取水,“湄”指水边的岸上。诗人用“汲多羸其瓶”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自己不贪恋富贵,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而“井在湄”则表明了这种生活态度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何似鸱夷全,张弛随所宜”意思是:像鸱夷那样保全自己,张弛自如由自己决定吧。“鸱夷”指鸱夷鱼皮囊,古代一种装钱的容器。诗人用此喻来表现自己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也体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
“杨子不违物,赵子不干时”意思是:杨朱不违背自然规律,不违背万物的道理,赵武灵王也不拘泥于世俗的礼法,而是顺应时代的变化。“杨子”指战国时期哲学家杨朱,“赵子”指南晋名将赵武灵王。诗人通过引用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自己顺应世事变迁,不违背自然规律,安身立命的生活哲学思想。
“此意谅所同,相与三复之”意思是:这样的意境我相信大家都会理解,我们相互之间反复地体会它的意义。“三复”指反复多次体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共同体验诗意的愉悦之情。
【答案】
示例:
俯仰一室内,我兴尚无为。
低头抬头都在这个屋子里面,我的兴致还没有什么可做。
凝尘淡素几,乍见闲居诗。
凝尘淡雅的素几上忽然出现了你写的那些闲居之作。
吐词甚高简,观者未必知。
吐词十分高简,旁观者未必能理解。
士固各有志,肯为富贵移。
读书人本来就有各自的志向,怎么能为了富贵而改变自己呢?
汲多羸其瓶,居然井在湄。
汲水多了就会把瓶子弄扁,井就在水边。
何似鸱夷全,张弛随所宜。
像鸱夷那样保全自己,张弛自如由自己决定吧。
杨子不违物,赵子不干时。
杨朱不违背自然规律,不违背万物的道理,赵武灵王也不拘泥于世俗的礼法,而是顺应时代的变化。
此意谅所同,相与三复之。
这样的意境我相信大家都会理解,我们相互之间反复地体会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