鹘突烟树外,水远山更长。
天地有如许,扁舟何处藏。
如何短篷底,结习犹未忘。
是时水月繁,不见此夜光。
于今尚无恙,怀袖行可将。
我亦流落者,此味惯所尝。
谁能画峨堂,坐我于其旁。

【注释】

米元晖:宋时人。山水:指画中的山水风景,这里泛指绘画艺术。

鹘突:形容烟雾迷漫,笼罩着。

天地有如许,扁舟何处藏:意思是说天地间有如此多的美景,而我的船又无处隐藏。

结习:即习惯,这里指人的某种思想或情感。

坐我于其旁:坐在我的身旁,指作者的好友、同僚等。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游赏名胜大川时触景生情,抒发感慨的作品。

“鹘突烟树外,水远山更长。”这两句是描写诗人在欣赏名山大川时的所见所闻。诗人站在江边,只见烟雾迷蒙,笼罩着周围的山丘,远处的江流与山峰连成一体,显得更显得辽阔高远。这里的“鹘突”是形容烟雾弥漫,迷迷蒙蒙,笼罩着山野,给人以朦胧之感。“水远山更长”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无限赞美的感情。在这里,“长”字既形容了山峰的高大,又突出了江水的悠长,使人感到江山之广阔,景色之美。

“天地有如许,扁舟何处藏?”这两句诗人以问话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他觉得天地之大,美不胜收,但自己却像一只小船,在这广袤的江面上无处可以藏身。这两句中,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比作一只小船,既写出了自己孤独无依的状态,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感叹。

“如何短篷底,结习犹未忘。”这两句是写自己虽然身处异乡,但仍然无法忘记故乡的生活和习俗。诗人用“何如”一词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结习犹未忘”则表明了他虽然已经远离了自己的家乡,但他的旧日生活和习惯仍然深深地留在他的心中,无法忘怀。

“是时水月繁,不见此夜光。”这两句是诗人在欣赏名山大川时所看到的美景。诗人觉得此时的月光十分明亮,但却无法照亮他心中的愁绪。这里的“见”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于今尚无恙,怀袖行可将。”这两句则是诗人在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态度。他认为即使现在的处境不佳,但只要心怀壮志,勇往直前,就能取得成功。这里的“行将”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

“我亦流落者,此味惯所尝。”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一种评价。他认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因此并不感到难过。这里的“尝”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谁能画峨堂,坐我于其旁。”这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他希望朋友们能够理解自己的处境,并给予支持和帮助。这里的“谁”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待和信任。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