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山无侣共吹笙,金碧楼台拂晓行。
帝子不来春又暮,野棠开尽绿阴生。
《题李柏山》:春暮之思与自然之和谐
《题李□古御史柏山》这首诗由元代诗人朱德润所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对历史的怀念。诗句“缑山无侣共吹笙,金碧楼台拂晓行”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其中“缑山”指的是传说中的山名,象征着高洁和超凡脱俗。而“无侣共吹笙”则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似乎在强调诗人面对自然之美时内心的一种微妙情感变化。
诗中的“帝子不来春又暮,野棠开尽绿阴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帝子”可能是指古代帝王或贵族,他们的缺席让春天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野棠开尽”则暗示了春天即将结束。“绿阴生”则是对生命力的象征,尽管环境变迁,自然界依旧保持着生命的循环。
这首诗的语言平实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悟。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和思考。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之美的颂扬。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颂歌,也是对历史和文化记忆的缅怀。它让我们明白,尽管岁月流转,但美好的事物和情感永远不会消失,它们会在我们心中永远存在,成为我们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