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冥冥江叟出,暮泊孤舟夜吹笛。
怪雨盲风动地来,奔涛只欲沈江国。
一声吹罢关河黑,乱石随波山树侧。
云端夭矫见双龙,水气高寒星渐没。
闻声解意似相感,一曲未终人听寂。
吾闻应乾龙在天,潜鳞或跃藏深渊。
仙翁幻术偶惊世,粉图萧瑟能相传。
宋初董生学画龙,龙惊皇储真枝穷。
三百年来似转瞬,空令丹雘留遗踪。
请君急缄卷还客,叟似欲言龙欲逸。
淮南赤日土欲焦,祈汝飞腾作甘泽。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它采用了四句诗的形式,每句诗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行是诗句,第二行是译文,并且每个诗句都对应着一个关键词。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翻译:
陪杨仲弘先生观董羽画江叟吹笛天龙夜降图(第一行)
黑云冥冥江叟出,暮泊孤舟夜吹笛。(第二行)
怪雨盲风动地来,奔涛只欲沈江国。(第三行)
一声吹罢关河黑,乱石随波山树侧。(第四行)
云端夭矫见双龙,水气高寒星渐没。(第五行)
闻声解意似相感,一曲未终人听寂。(第六行)
吾闻应乾龙在天,潜鳞或跃藏深渊。(第七行)
仙翁幻术偶惊世,粉图萧瑟能相传。(第八行)
宋初董生学画龙,龙惊皇储真枝穷。(第九行)
三百年来似转瞬,空令丹雘留遗踪。(第十行)
请君急缄卷还客,叟似欲言龙欲逸。(第十一行)
淮南赤日土欲焦,祈汝飞腾作甘泽。(第十二行)
接下来我们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逐句赏析:
陪杨仲弘先生观董羽画江叟吹笛天龙夜降图
这句话描述了与杨仲弘先生一起观赏董羽所画的江叟吹笛天龙夜降图的场景。这里的“董羽”可能是画家的名字,而“江叟吹笛天龙夜降图”则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画面,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传说或者寓言故事。黑云冥冥江叟出,暮泊孤舟夜吹笛
这里用“黑云冥冥”形容天空中的乌云密布,预示着即将有一场大雨。江叟此时乘船出江,在夜色中吹起了笛子。这里的描写充满了诗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夜晚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怪雨盲风动地来,奔涛只欲沈江国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面上的景象。先是“怪雨”和“盲风”,接着是“奔涛”,这些自然现象似乎都在向江国的沉沦进发。这里的“江国”可能指的是国家,也可能是指江上的船只或者是某种象征物。整体来看,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一声吹罢关河黑,乱石随波山树侧
当江叟吹完笛子后,周围的一切都被黑暗笼罩,只剩下乱石和波涛。这里的“关河”可能指的是国家或地区,而“山树侧”则描绘了山与树的位置关系。这几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神秘的氛围。云端夭矫见双龙,水气高寒星渐没
在这里,诗人通过“云端夭矫”来形容龙在空中的姿态,而“双龙”则暗示了龙的数量和姿态。随后,“水气高寒星渐没”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星星逐渐消失在寒冷的水气之中。这两句通过对天空和水域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既神秘又宁静的氛围。闻声解意似相感,一曲未终人听寂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叟演奏技艺的赞赏。他不仅听到了曲子中蕴含的情感,而且仿佛感受到了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感觉。当曲终人静的时候,整个场景变得寂静无声。这两句通过对音乐和环境的描述,传递了一种深沉而又悠远的情感。吾闻应乾龙在天,潜鳞或跃藏深渊
这句诗引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龙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龙的存在和潜藏状态的思考。这里“应乾龙”可能是对龙的一种称呼或描述,而“在天”则表示龙存在于天上。同时,“潜鳞或跃藏深渊”则描绘了龙在水下潜藏的状态。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中的龙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生命的深刻思考。仙翁幻术偶惊世,粉图萧瑟能相传
这里的“仙翁”可能指的是具有神奇法术的人或者神祗,而“幻术偶惊世”则表达了这种幻术偶然间惊动了世界。同时,“粉图萧瑟能相传”则描绘了这幅画的凄凉景象,以及它在流传过程中所经历的沧桑变化。这两句通过对画面和历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和对历史长河中变迁的沉思。宋初董生学画龙,龙惊皇储真枝穷
这句诗提到了宋代的董生学习画画龙的故事。这个故事中,龙因为太过逼真而震惊了皇帝的太子,使得太子的真龙之树枝繁叶茂的形象受到了影响。这里的“真枝穷”意味着真龙之树枝繁叶茂的形象受到了损害或破坏。这两句通过对绘画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真实与表象之间差异的反思。三百年来似转瞬,空令丹雘留遗踪
这里提到了三百年来的时间跨度,似乎一切都在瞬间发生,却又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这里的“丹雘”可能是一种珍贵的颜料或材料,而“遗踪”则意味着这些痕迹已经不复存在。这两句通过对时间流逝与文化遗产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于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思考。请君急缄卷还客,叟似欲言龙欲逸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尽快收藏这幅画并带走的愿望。同时,“叟似欲言龙欲逸”则暗示了江叟可能在画中有所寓意或暗示。这两句通过对人物动作和意图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对于艺术和生命哲理的思考。淮南赤日土欲焦,祈汝飞腾作甘泽
最后一句可能是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这里的“淮南赤日”可能是指某个地方遭遇了严重的干旱状况,而“祈汝飞腾作甘泽”则是希望友人能够帮助这个地方恢复生机和繁荣。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行为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于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的呼唤。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独特感悟。通过对画面、历史、文化、自然和社会等多重元素的交织和融合,展现了一幅宏大而又细腻的艺术画卷。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欣赏古代艺术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