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同之山戴斗极,叠嶂横陈开碣石。
翠崖丹磴互低昂,复阁层阑转空碧。
碧桃花落笙声幽,双成吹玉彩鸾讴。
跨凤腾云去无迹,清猿啼断层崖秋。
霞光隐映山长在,寰海茫茫隔烟霭。
旧游仙侣谩招呼,误落人间几千载。
吴争越战何可数,束书欲问桃源路。
画图空见避秦人,隔水渔郎不相顾。

【注释】

空同之山:指华山。戴:顶着、耸立。斗极:北斗,星宿名。碣石:山名。翠崖丹磴:青山绿树,色彩斑斓的山岩和台阶。复阁层阑:楼阁重重叠叠,阑干曲折回环。碧桃花落笙声幽:形容景色清丽宜人,但歌声也显得有些幽咽,因为桃花已落,春意渐消。双成:神话中的仙女。吹玉:吹奏玉石,比喻歌声悠扬婉转。彩鸾讴:指仙乐,如鸾鸟的叫声。跨凤腾云:乘凤腾云,指神仙遨游天空。清猿啼断层崖秋:秋天,猿猴在崖上啼叫。霞光隐映:夕阳余晖映照,山色变幻莫测。寰海茫茫:宇宙广大无边。烟霭:云雾。旧游仙侣:昔日与自己一起修仙的朋友们。谩:徒然,白白地。吴争越战:春秋时期的吴国和越国之间的战争。何可数:怎能数得清呢?束书:捆扎的书简。桃源路:传说中的理想境界,即人间的仙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华山的诗。诗人登临华山,面对巍峨的山峦,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地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传颂千古的佳作。全诗以写景开始,继而抒怀,最后归结为对友人的怀念,构思巧妙,层次分明。前四句写华山高峻挺拔,气势雄伟;后四句则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由此而生出对仙境的向往。诗中多用夸张手法,使景物更加壮美,感情更为深厚。

首联“空同之山戴斗极,叠嶂横陈开碣石。”点明题旨,说明诗人登上华山,只见群峰参天,直插青天,巍峨壮观。

颔联“翠崖丹磴互低昂,复阁层阑转空碧。”描写了华山奇特多变的地貌特征,以及山间的美景。

颈联“碧桃花落笙声幽,双成吹玉彩鸾讴。”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尾联“跨凤腾云去无迹,清猿啼断层崖秋。”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感慨。

本诗是一首咏华山的五言古诗,通过描绘华山的自然景观和作者的心境变化,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感慨。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高远,情感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